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白桦树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生饮品,迅速走红电商平台。其被冠以“液体黄金”“解酒神器”等称号,宣称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疲劳”“解酒”等功效。然而,随着市场的火爆,过度营销、标准缺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白桦树汁的市场现状及其背后的争议。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生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白桦树汁因其稀有属性被誉为“液体黄金”,又因其来源于原始森林而被称作“天然森林饮料”。根据某品牌描述,白桦树汁均产自无污染白桦林区,按照三年轮采的要求,白桦树直径在20公分以上方可取汁。采集时间只有每年春季3月中旬到4月中旬,每年仅有10—15天人工采集期,每棵树每天只能采集1—1.5kg。这种稀缺性使得白桦树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白桦树汁被标榜为“解酒神器”,暗示其具有“抗疲劳”“解酒”等功效。在产品详情页,某品牌列举出“熬夜加班人疲累”“应酬碰杯难推辞”等多个场景,暗示白桦树汁有“解酒”“解疲劳”等功效。然而,消费者对此并不完全买账。有消费者表示,“和1块钱的水基本没有区别”“喝着就是纯净水味”。这些质疑声音反映出白桦树汁功效宣传的争议性。
作为近两年植物饮料行业最火的品类,白桦树汁成功切入健康风口,成为中产阶级的新宠。但由于市场处于培育初期,品牌野蛮生长,出现了很多过度营销的乱象。例如,某品牌宣称白桦树汁有高达60余种营养素,包括低聚糖、苯丙素类、白桦三萜等,但这些成分在产品中究竟占比多少,不得而知。此外,白桦树汁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地方政府对于桦树液采集的管理办法,这也导致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
目前,大多数企业执行的是《植物饮料》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由于白桦树汁产品的开发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相关产品也参考黑龙江省的地方标准。也有企业执行自己的企业标准,如某品牌执行的是Q/JH0003S。此外,某企业通过第三方公证为产品作证明,宣称其白桦树汁产品在公证处监督之下,使用纯白桦树原汁生产罐装,并含有丰富的酰胺类和甘露酯、黄酮苷等多种营养成分。
行业标准的缺失,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难度。建议企业回归产品本身,注重品质提升和真实信息传递。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加快标准和规范的完善,为行业提供更清晰的发展边界。作为小众饮品,白桦树汁目前还未诞生出头部品牌,但行业已得到资本的关注,未来有望迎来更规范的发展。
总结
白桦树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生饮品,凭借其稀缺性和功效宣传迅速走红市场。然而,过度营销、标准缺位等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未来,行业需要在规范标准、提升品质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