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五一黄金周的临近,旅游市场的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今年假期旅游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长线旅游和跨境游方面。深圳作为热门目的地之一,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8%,入境游订单量更是激增187%,成为入境游前十热门城市之一。旅游市场的这一波热潮,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假期的期待,也揭示了旅游消费的新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五一假期,长线旅游需求显著增长。由于“请4休11”的拼假方式,许多游客选择远途旅行,跨市住宿订单占比已突破80%。与清明假期相比,五一黄金周游客的出行距离明显延伸,连住两日及以上的深度游用户比例预计将达到20%。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更倾向于利用长假进行深度体验,而非短途的浅尝辄止。
在国内旅游目的地中,北京、上海、成都等传统热门城市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一些新兴旅游城市如太原、佛山、伊犁等也表现亮眼,跻身酒店热度增速前五。长线旅游目的地的订单量同比增幅显著,例如海口和伊宁的旅游订单量同比上涨超130%,三亚增长54%,九寨沟、太原、香格里拉均增长超五成。这些数据反映出,旅游市场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新兴目的地逐渐受到青睐。
今年五一期间,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升级趋势显著高于三线及以上城市。这些小城通过“微度假综合体+非遗活化”模式完成配套升级,吸引了大量游客。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此外,小城的高星酒店消费占比也碾压高线城市,显示出县域旅游的强劲潜力。
入境游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73%。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入围入境游前十热门目的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则成为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国。这一增长得益于近期出台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以及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旅游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入境游的热度。
总结来看,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市场呈现出长线旅游需求爆发、新兴目的地崛起、县域旅游逆袭以及入境游大幅增长的特点。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多样化需求,也揭示了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未来旅游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