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建筑(601668.SH)在2024年度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全年新签合同额4.5万亿元、营业收入2.19万亿元的规模稳居全球建筑业头部地位。通过深化战略转型、强化科技创新和优化业务结构,公司不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1.9亿元,更以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第14位、蝉联全球行业首位等荣誉彰显综合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中国建筑持续深耕基建、地产、工业厂房等领域,并通过ESG实践与市值管理双向赋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展现强劲韧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建筑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建筑以全年新签合同额突破4.5万亿元的规模领跑行业,其中房建、基建、地产业务分别贡献26,516亿元、14,149亿元和4,219亿元。营业收入达2.19万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至461.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公司同步宣布每10股派现2.715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24.29%,创上市以来新高,以真金白银回应投资者期待。
在房建领域,“两优两重”战略推动合同质量显著提升。工业厂房与公共建筑占比达65.6%,其中工业厂房新签7,216亿元,同比增长16%,首次成为房建细分领域最大板块。基建业务则以能源工程为突破口,实现21.1%的高增长至14,149亿元,能源合同额突破5,008亿元,占比升至35.4%。地产业务保持韧性,合约销售额优于行业降幅超10个百分点,并聚焦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882万平方米,购地金额达1,385亿元。
中国建筑深度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级战略区域建设,相关新签合同额占比83.1%,投资完成率92.4%。标志性项目如江西弋阳至南丰高速、大连长海大桥加速落地;海外布局方面,埃及阿拉曼新城、中泰高铁等项目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彰显全球化运营能力。
公司全年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并以新一代智能塔机、“星璇”安全帽等自主研发装备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达2,241.8亿元,占比突破10%,覆盖新能源工程、节能建筑等领域。ESG实践方面,建成近零能耗示范项目超10个,碳排查行动覆盖全部在建工地,入选中国ESG影响力榜单。
通过227项总部改革举措与4,217项子企业行动,连续三年获评央企考核A级。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成效显著,“法人管项目”模式提升履约效率;财务数智化转型加速现金流改善,低效机构治理释放资源活力。同时,审计体系引入复盘评估机制,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建将ESG理念融入运营全流程,通过“个十百千万”碳达峰工程推动绿色转型,并以乡村振兴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全年抗洪抢险投入保障民生安全,“鲁班工匠计划”等公益活动覆盖全球10国,展现央企责任担当。
总结:锚定高质量发展 奋力穿越周期波动
2024年的业绩表现印证了中国建筑在规模、创新与治理层面的全面领先。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科技赋能、深化战略投资及提升股东回报,公司正加速向“科技中建”“价值中建”的目标迈进。面对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转型趋势,中国建筑已明确2025年新签合同额超4.6万亿元、营收突破2.28万亿元的新目标,以稳健步伐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