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通用机械 资讯详情
机器人赋能智能制造,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机器人 2025-04-22 13:51:0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陆续发布,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应对全球变局的定力。作为中国工业的重要窗口,苏州的智能制造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苏州的实践不仅为全国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样板,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机器人技术助力制造业升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苏州的一家智能移动机器人生产企业,新客户的爆发式增长让企业应接不暇。今年一季度,企业已签订了278份订单,远超过去全年的600多份。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制造业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组合的迫切需求。企业研发的新品移动机器人不仅能够自如行走,还配备了高精度的机械臂,能够为工人生产的薄弱环节提供精准支持。例如,为半导体行业定制的机器人,其机械臂精度可达0.1毫米,能够安全抓取脆弱的晶圆片。

  这些移动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模具等传统工厂,以及光伏锂电、电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无论是高危作业环境还是重达几吨的搬运任务,机器人都能胜任,成为工人的智能助手。企业还专门研发了一套训练课程,帮助机器人快速适应不同工厂环境,实现高效上岗。

  二、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苏州的“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应用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展厅内展示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人工智能最新应用场景。参观者中既有企业代表,也有政府机构和高校研究人员,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苏州的经验,推动本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个供需对接的桥梁。通过梳理出的人工智能服务商名录,企业可以精准找到所需的技术支持。例如,一家为智能工厂打造“智慧大脑”的技术服务商,已服务横跨34个行业的近1000多个制造业客户。其系统功能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从每季度发布一次新版本,到如今每月发布一次,充分响应了市场的快速变化。

  三、创新生态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苏州的创新生态正在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苏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已超过80%,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成立的235家市级创新联合体,也在加速产业链、政策生态与技术创新的同频共振。

  此外,苏州的科技招商触角已延伸至全国乃至全球。通过设立在清华大学、上海、深圳等地的创新中心,苏州吸引了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业团队。这些团队在苏州的孵化器中获得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条件成熟后便落地发展,为苏州的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四、政策加码推动未来产业布局

  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上海提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山西、吉林等地也在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同时,多地瞄准未来产业加快前瞻性布局。北京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江西将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开展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建设。吉林则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

  总结

  从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苏州的实践为中国制造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政策加码和创新生态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培育,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4%、44.9%、26.0%。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经济的“向新力”将进一步凸显,为全球制造业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机器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