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我国在多个领域发布了重要政策和数据,展现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势。从货物贸易的稳步增长到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政策推进,一系列举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动态不仅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的韧性,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额为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额为4.17万亿元,下降6%。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1月份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门和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外贸实现平稳开局。民营企业表现尤为突出,进出口额达5.85万亿元,增长5.8%,占比提升至56.8%。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为2.99万亿元,增长0.4%,连续4个季度实现增长。
尽管当前出口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我国通过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增强了自身韧性。广阔的内需市场也为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支撑。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教育部近日成立全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由41家单位的大中小学专家学者和负责人组成。该委员会将重点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通识课程教学联盟建设,推动教学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此外,还将建设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共同体和示范性基地,持续推动优质教学数字资源库建设。
民政部公布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51.7万对。目前,全国平均每年办理结(离)和补领婚姻登记证达1800万对。2021年试点以来,婚姻登记的地域管辖限制逐步放宽,2023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爱卫会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到2030年,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将实现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将缩小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将推动中医临床科室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广泛覆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正式实施2025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共38项,涵盖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其中,A类项目21项,B类项目17项。这些项目将发挥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准确可靠、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年一季度,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态势明显。财政部已安排5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到2027年工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
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到“十五五”末,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占比将达到80%以上,其他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数量也将显著提升。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动现役机组改造升级,全面提升新建机组指标水平。到2027年,将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快速变负荷能力和深度调峰能力的煤电机组,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
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产权交易机构严格审核金融机构办理的产权登记证(表),确保交易标的权属清晰。对于未按规定办理产权占有登记或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的,产权交易机构不得受理产权交易申请。非首次挂牌且转让底价低于评估结果的,需进一步审核相关审批文件。
总结
从货物贸易的稳步增长到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政策推进,我国在多个方面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这些举措不仅为当前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便民服务升级、健康中国行动等多方面的努力,我国正朝着更加稳健、可持续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