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三个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是继2020年和2022年两个行动方案后,广东法院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融合发展作出的新一轮工作部署。该方案紧扣“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司法规则衔接、审判机制创新、司法合作交流等四个方面,明确了23项重点任务和70项具体举措,旨在以更强的政治担当和法治担当,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方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提出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构建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新机制。通过完善平等保护长效机制、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和深化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以推动更高水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的司法领域“软联通”是《方案》的一大特点。《方案》提出,要以落实“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为契机,加强粤港澳三地调解、仲裁等与诉讼的有效衔接,推动完善市场化调解机制。规范涉港澳诉讼服务流程,推进与港澳法院在调查取证、文书送达、证人出庭等方面的规则衔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查明平台、加强在线司法协助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更便捷高效的粤港澳大湾区诉讼服务体系。
围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审判体系创新,《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横琴、前海、南沙法院及福田法院河套法庭深化拓展审判职能综合改革,探索“专业法官+港澳陪审员+行业专家”涉港澳审判新模式,推动聘任港澳法律专业人士参与涉港澳案件审理。通过创新审判机制,进一步提升涉港澳案件的审理质量和效率。
下一步,广东法院将以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以强化司法规则“软联通”为主抓手,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司法支撑。通过加强司法合作交流,推动粤港澳三地在法治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总结来看,《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三个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司法规则衔接、创新审判机制和强化司法合作交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法治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司法保障。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该方案将为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