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一季度,我国装备工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实现稳步增长。行业整体呈现产销两旺、预期稳定的积极局面,细分领域创新突破频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产业政策引导下,装备工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向好趋势。一季度,近七成(69.2%)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汽车产销分别达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增长14.5%和11.2%;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产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幅超45%。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生产持续加速,产量分别达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增长26%和20%,进一步巩固了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作用。
投资端同样表现强劲,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20%,民间资本参与度显著提升。工业领域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上涨16.3%,较去年全年扩大7.2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对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低空经济领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快速发展,已有716家企业完成产品登记注册,备案产品超2300种、总量突破291万架;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适航认证,标志着国产飞行器技术取得新突破。船舶制造方面,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工程进度已逾65%,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电力装备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4亿千瓦,同比增长14.5%;风电装机规模扩大至5.3亿千瓦,增速达17.6%。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整车平均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80%电量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自动驾驶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新一代智能装备规模化应用也在提速: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的部署量超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通过国内外权威认证,在轨道交通和汽车制造环节批量投入生产,有效提升了高危环境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为巩固发展成果,后续政策将围绕“稳增长”“补短板”“促转型”精准发力。在稳增长层面,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新一轮稳增长方案,推动重点领域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通过供需协同扩大有效需求;在补短板环节,深化实施“工业母机+”“机器人+”等专项对接行动,强化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链韧性;而在促转型方面,则聚焦数字化升级,制定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方案,提升创新供给能力。
总结
2025年一季度装备工业的亮眼表现充分展现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韧性与潜力。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行业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机器人,从低空飞行器到大型邮轮制造,关键领域的突破为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而持续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将持续释放装备工业的增长势能,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