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保险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个险渠道的“报行合一”政策即将全面落地。这一政策不仅改变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对一线销售人员的收入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一变革的背景、具体措施及其对行业未来的深远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自1992年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引入中国市场以来,保险代理人数量一度达到960万人。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制度弊端的显现,保险销售人员在2019年后开始出现下滑,目前仍有260万人的规模。近年来,部分人身险公司采取激进的经营模式,通过快速提升渠道手续费、虚列费用等方式吸引渠道合作、抢占市场份额,导致行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为规范市场秩序,金融监管总局引导保险行业在银保渠道和经代渠道推进“报行合一”,并逐步扩展到个险渠道。
《通知》明确提出,保险公司应结合产品类型、销售难易和复杂程度、业务发展方向等,审慎、合理、差异化确定个人代理渠道产品的费用假设。健全完善费用分摊机制,加强总费用与各类费用之间的统筹规划,明确总费用水平和费用结构。此外,保险公司应建立以业务品质、服务质量为导向的佣金激励设计和递延发放机制,引导保险销售人员长期留存,持续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对于缴费期5年(含)至10年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得少于3年;对于缴费期10年及以上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得少于5年。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报行合一”降低了经营成本,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然而,对于一线销售人员来说,这一政策意味着佣金降低和收入下降。随着“报行合一”的全面推进,不少经纪人转向保险公司工作,因为在没有推进“报行合一”的个险渠道,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可以拿到更多的佣金。然而,随着个险渠道“报行合一”的全面实施,这一优势将不复存在。
《通知》还提及应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分类和保险销售人员分级标准,组织保险公司稳妥有序做好保险销售人员分级评价工作。目前,不少保险公司已经对此进行尝试。可以预料到的是,无论是佣金递延发放还是销售人员分级,带来最为直接的变化是会进一步加速保险行业低产能销售人员的脱落,但也将引导优秀人力留存,加速队伍结构改善。此外,保险公司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各地保险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推动支持保险销售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相关政策参加社会保险、办理居住证等,有力有效提升保险销售人员福利保障水平。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共识。自2019年以来,个险渠道的高质量发展改革也在推进中。在制度设计层面,《通知》将推动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升,引导保险销售人员职业化发展,优化人员管理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保险销售人员管理体制、优化佣金激励分配机制、增强长期服务能力。这一系列措施将有助于保险行业从“保费论英雄”向注重长期经营转变,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总结
《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保险行业个险渠道“报行合一”政策的全面落地。这一政策不仅规范了市场秩序,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对一线销售人员的收入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佣金递延与分级销售制度的实施,保险行业将加速低产能销售人员的脱落,引导优秀人力留存,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未来,保险销售人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将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为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