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一场围绕"绒毛浆"的供应危机正在影响国内卫生用品市场。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作为卫生巾、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关键原材料的绒毛浆价格持续攀升,供应趋紧,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将从原材料短缺、价格波动、市场供需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场危机的现状及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卫生巾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绒毛浆是一种重要的吸水材料,广泛应用于卫生巾、婴儿尿布、医院床垫等卫生用品。由于自然环境和树种限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绒毛浆产地和出口国,占据全球供应的主导地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绒毛浆需求市场,每年进口量约为100万吨,其中约90%来自美国。
受中美关税战影响,绒毛浆的进口成本出现骤增。目前,进口绒毛浆价格涨幅已近50%,现货报价更是翻倍。一家大型纸尿裤品牌的供应商表示,近期美国绒毛浆的关税变化导致国内现货价格一天一变甚至一天几变,价格波动剧烈。
在进口成本激增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开始寻求国产绒毛浆作为替代。然而,国产绒毛浆的质量问题成为替代进程中的主要障碍。据业内人士介绍,国产绒毛浆在白度和纤维长度方面均无法达到进口产品的标准,因此短期内难以直接替代进口绒毛浆。
此外,国产绒毛浆的供应量也十分有限。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绒毛浆产量仅在10万20万吨之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即使部分企业尝试采用国产和进口绒毛浆混用的方式,也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在进口成本攀升和国产替代受阻的双重压力下,国内绒毛浆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需失衡。近期,多家绒毛浆贸易商已处于封盘状态,停止对外销售。即使少部分贸易商仍能供应产品,其订单价格也出现了急速上涨。
绒毛浆作为卫生用品的重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成本。以卫生巾为例,绒毛浆材料约占其成本的15%20%。而成人纸尿裤的绒毛浆用量更大,约占成本的30%。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相关产品的终端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尽管国内卫生用品头部品牌通常有半年左右的原材料库存,但中小型企业往往只能维持12个月的库存。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要么尽可能寻找货源,要么暂缓生产计划,以应对原材料短缺带来的挑战。
面对这场原材料危机,行业内人士呼吁建立协调机制,以应对供应链上的挑战。这包括在进出口货物上的协调机制,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通过建立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企业在趋利行为下引发的无序竞争,从而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部分企业也开始探索通过东盟等转口贸易方式进口原材料,以减少关税和运费成本。尽管这一方式增加了部分成本,但在当前形势下,这可能是缓解供应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结来看,这场由中美关税战引发的绒毛浆供应危机,正在给国内卫生用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材料短缺、价格波动、供需失衡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这将对卫生巾、成人纸尿裤等产品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建立协调机制、寻找替代方案、优化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