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子商务 资讯详情
市场监管总局严打直播电商违规行为 多地开出罚单
 直播电商 2025-04-18 17:34:1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近期查处的一批直播电商业务典型案例,涉及夸大宣传、侵犯商标权等违法行为。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网络交易领域监管力度,针对直播电商中存在的虚假宣传、质量欺诈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此次公布的案例覆盖多个省份,处罚金额总计超过466万元,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决心。

  一、夸大商品功能致虚假宣传 辛选被罚175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直播电商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月,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辛选”)虚假宣传案。经查,该公司主播在直播推广某品牌乳粉、食品及贴类产品时,在官方卖点之外虚构商品功能性能,并通过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法规对其处以175万元罚款,成为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处罚金额最高的案件。

  二、虚构功效误导消费者 创梵速品领51万元罚单

  同在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创梵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签约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夸大化妆品、家电等商品功能,被认定为虚假宣传。2024年8月以来,该公司通过虚构商品性能提升销量的行为,同样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最终被处以51万元罚款。此案例显示,部分企业仍存在利用话术包装掩盖商品真实属性的违规操作。

  三、口播话术无依据 杰福文化被罚20万

  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杭州杰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时发现,在“小饼干”直播间推广某款美容仪器过程中,主播依据该公司提供的口播内容宣称产品能“形成肌肉记忆”“每分钟做十几万次卷腹”,但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监管部门认定其虚假宣传商品性能,并依法处以20万元罚款,强调直播话术需严格与证据相匹配。

  四、虚构用户评价萱妍堂被罚10万

  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在直播间购买“刷单”服务,通过数十个虚假账号发布“瘦7斤”“成功减重20斤”等不实评论,宣传普通食品具有减肥功效,构成虚假宣传。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作出1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进一步明确直播营销中用户评价的真实性要求。

  五、未经授权使用商标侵权 马某售假被罚20万

  在湖北省仙桃市查处的案件中,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绣有近似知名品牌标识的羽绒服,且无法提供授权证明,构成《商标法》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没收全部侵权商品,并处以20万元罚款,彰显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严格执行。

  此次集中曝光的典型案例覆盖虚假宣传、商标侵权等多类违法行为,涉及食品、化妆品、服装等多个行业领域。监管部门通过高额罚单与公开警示,向直播电商从业者释放明确信号:任何突破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将面临严肃查处。未来,随着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直播电商市场将加速进入“质量为王”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直播电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