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子商务 资讯详情
2025年电商直播行业现状分析:税收征管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
 电商 2025-04-18 15:59:56

  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在2025年已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电商直播行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助力就业以及丰富大众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税收征管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电商直播行业的税收征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电商直播行业现状分析

  一、电商直播行业税收征管的现状

  《十五五电商直播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电商直播行业在2025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交易模式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实时性和高效性,为商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升级潜力。然而,电商直播行业的税收征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电商直播行业的收入来源复杂多样,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经营所得等多种形式,这使得税务部门难以对每一笔收入进行精准监控。另一方面,电商直播行业的参与者众多,包括直播平台、直播公会、主播等,各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导致税收征管难度加大。

  二、电商直播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所得定性不清晰

  电商直播行业的收入征管面临的主要难题集中在主播的个人所得税上。当前,许多逃税行为涉及将主播所获得的工资、薪金及劳务报酬等个人收入,通过伪造业务的方式转换为个人独资企业或类似形式的经营收入,以此来逃避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等收入被归类为综合所得,需进行年度汇总申报,并按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相比之下,经营所得则不计入综合所得范围内,而是单独适用5%~35%的累进税率。因此,对于相同数额的收入,如果被归类为不同的所得类型,其适用的税率和应缴税款将有显著差异。

  (二)代扣代缴制度不够完善

  电商直播行业现状分析提到由于网络直播行业中直播平台、直播公会和主播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导致了各主体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谁也不愿意承担代扣代缴的主体责任。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相关政策,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与收入接收者之间可能存在多层支付的情形,这种复杂性使得确定具体的扣缴义务人变得较为困难。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和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税收征管出现漏洞,相同业务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税负。

  (三)税收征管监控力度薄弱

  电商直播行业的收入来源繁多且复杂,包括多种小类,使得税务部门难以对每一笔收入进行精准监控。电商直播群体规模庞大,实施精准监管面临巨大挑战。加之多证合一政策推行后,并非所有从事带货直播的主播都完成了工商注册,这导致税务机关对平台及主播的税费状况掌握不足。即便那些已经完成注册的主播,也可能有未被监管覆盖的收入来源。此外,平台与公会间的复杂关系促使了多元化的收入支付模式,而直播行业内主播、平台、公会三者间的收益分配比例及礼物打赏结算机制各有差异。主播们通常利用线上支付工具(如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完成交易,有时还会自购礼物用于消费,或者私下接受粉丝的打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增加了税务部门对这些收入流监控的难度。此外,税务部门与平台或公会的数据结算平台之间缺乏关联,导致无法核算和统计相关数据,进而加剧了偷逃税款的问题。

  (四)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

  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的基本责任与义务。然而,在电商直播领域,许多从业者对于主动申报纳税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这主要源于人的逐利性,许多人希望通过减少税收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也是一些带货主播和明星尽管收入丰厚,却仍选择偷逃税款的原因。此外,许多人对税收的重要性理解不深。税收的核心作用在于支持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然而由于我国的税收体系主要依赖于间接税,大部分纳税人没有直接体验到税收如何支撑公共服务,这导致他们缺乏主动纳税的动力。他们常常觉得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与其所缴纳的税款之间存在不对等,这种感知上的不公平削弱了其积极履行纳税义务的意愿。二是税收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不足也是导致纳税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当前税务部门倡导柔性执法,这一举措虽然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法律的威慑力。对于未能自行补缴税款的纳税人,即使被定性为偷税行为,其面临的处罚也仅仅是0.5倍到5倍的罚款。这使得部分高收入人群心存侥幸,认为冒险偷逃税款可能带来的利润远超日后被查处所面临的处罚。

  三、电商直播行业税收征管的完善建议

  (一)明确电商直播所得收入性质

  明确劳务报酬所得与经营所得性质。电商主播无论选择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从事商业活动,或者以个人身份提供劳务服务,都需要通过税务机关对收入的性质进行清晰界定,以确认该收入属于何种所得。为了保证个人所得税法有效落实,有必要对所有涉及到的相关项目做出详尽的说明。同时,应建立机制,使基层税务机关能够定期收集并上报遇到的新颖、难以界定的项目或行为,由国家税务总局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解读,并适时发布更新指南,确保政策解释的一致性和执行的准确性。

  明确打赏所得的收入性质。关于打赏所得的税收处理,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鉴于主播在直播期间向观众提供了包括表演才艺、解说或互动聊天等形式的服务,打赏所得应当被视为劳务报酬征税;有的观点认为,打赏所得应按照偶然所得来征收个人所得税,还有观点提出打赏是一种赠与行为,不应征税。鉴于打赏收入的税收处理较为复杂,若不明确打赏所得应按何种税目征税或是否征税,将出现税收征管上的难题。

  (二)完善税收代扣代缴制度

  电商直播平台直接与主播结算。这种方式下,直播平台根据观众赠送的礼物数量和价值直接向主播支付报酬,平台在此过程中承担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职责,同时需建立详细的代扣代缴记录,确保每笔支付所得都能与相应的扣缴信息相对应,以便核查。

  直播平台与直播公会结算。对于与公会签约的主播,直播平台通常会先扣除自身应得的分成部分,再将剩余的直播收入转给公会,之后由公会负责向主播发放报酬。在这种模式下,公会被指定为代扣代缴责任人,在向主播支付报酬时需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同时,公会也必须整理并保存与主播结算及代扣代缴相关的详细记录,以供后续审查使用。

  (三)增强电商直播行业税收监控力度

  建立自然人纳税统一识别号制度。税务机关可通过网络平台公开主播的个人信息,同时确保主播能够完善其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收入和财产的登记。利用自动化技术分析主播的收入与支出数据,可以构建一个集成的数据平台。通过纳税识别号,可以把纳税人的财务信息统一集中管理,形成一个数据网。这样,即便直播行业的收入方式多样,也能确保所有收入都在相关部门的监管范围内,有效遏制逃税、漏税等非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此外,在使用信息平台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保护纳税人的隐私信息,确保这些敏感信息仅用于税收征管目的,不被滥用。

  将直播平台以及主播公会与主播进行连接。在向税务机关报送信息时,直播平台和直播公会应同时提交相关的合同。这些合同信息将被录入税务系统,以便于税务机关能够准确判断主播的收入应适用的税种。此外,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对直播平台和直播公会进行有效的监管。为了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的效率,税务部门应增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及商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构建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顺畅,从而提高税收征管的整体效率。

  (四)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意识

  加大对电商直播行业涉税宣传。为增强网络直播行业的纳税意识并提升其纳税能力,亟须加强对该行业的纳税宣传和政策辅导工作。当前迫切需要加大对电商直播行业纳税宣传和政策指导的力度。鉴于许多中小型直播公会及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短板,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甚至过度依赖核定征收的方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纳税宣传和专业辅导,尤其是针对电商直播行业的特色进行专项宣传和指导,帮助相关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税收法规,从而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热门推荐

电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