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电力系统在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持续创新。近期,一项聚焦燃煤发电效率提升的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其成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发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日前通过行业权威鉴定。该技术突破传统机组的性能限制,形成覆盖6601000兆瓦等级的全谱系成套解决方案。相较于国际同类产品,新技术解决了容量小、参数低、调节灵活性不足等难题,将燃煤发电效率提升至新高度。专家指出,这项创新标志着我国在二次再热领域完成从技术跟随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征,燃煤发电仍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占据重要地位。二次再热技术通过优化热力循环系统,显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路径之一。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约15克/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千万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项目团队通过系统集成与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锅炉、汽轮机及控制系统。在装备制造层面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建成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和660兆瓦高效灵活示范工程。这些成果不仅刷新了燃煤发电行业的能效纪录,更构建起涵盖设计、制造、运行的完整技术体系。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国内88%的现役及在建二次再热机组,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方面成效显著。其高效灵活特性可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求,为电网提供更强支撑能力。据测算,推广项目成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数万吨,经济与环境效益实现双增长。
这项技术突破不仅重塑了我国燃煤发电产业格局,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二次再热技术将持续发挥其在保障能源安全、优化电源结构中的核心作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