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研发成本高、供应链衔接不畅等挑战。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简称"装备平台")通过构建工业汽轮机领域的全新协作模式,为杭州某核心企业及其子公司解决了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难题,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迈向新高度。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装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国内首个聚焦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大国工匠""大国智造"等五大核心服务模块为支撑,已汇聚39万家企业、2.1亿数字工品及208万工程师资源。通过构建可信安全的数据中枢,有效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壁垒与信息孤岛,形成了覆盖研发设计到生产交付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针对汽轮机辅机领域长期存在的选型困难和设计低效问题,平台创新打造标准化三维模型资源库。通过将供应商外购件数据直接嵌入整机装配体系,使企业产品设计周期缩短40%以上。这种"设计采购一体化"的协同模式,不仅降低了重复建模成本,更让研发团队能聚焦核心技术创新。
平台开发的在线选型支持系统引入智能推荐算法,在线匹配率较传统方式提高3倍以上。通过整合100余家优质供应商资源形成动态群组,技术研发人员可实时获取参数对比和工艺建议。这种"云端协作+数据驱动"的工作模式,使国能公司等链主企业的协同效率提升65%,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的转变。
平台通过中国工品码等数字化标识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要素可追溯。这种模式不仅帮助企业在降本增效中获得直接收益,更推动行业形成"数据共享联合创新成果反哺"的良性循环。目前该实践已在全国装备制造领域产生示范效应,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兼具经济效益与战略价值的新方案。
总结来看,装备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产业协作关系,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显著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其成功经验表明:当研发端与供应链形成数据贯通、资源互补的协同网络时,不仅能破解单点技术瓶颈,更能催生出覆盖设计、生产、服务全周期的价值创新。这种以数字技术为纽带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正在重塑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并为全球产业链重构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