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文化其他 资讯详情
整治短视频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启动 涉及四类重点问题
 短视频 2025-04-15 12:33:0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4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针对短视频领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治理行动。此次"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聚焦虚假摆拍、传播谣言、违背伦理和违规带货四大核心问题,旨在通过系统性打击净化网络生态,维护用户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一、严查恶意虚假摆拍:虚构悲惨人设与低俗内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利用短视频进行的虚假表演行为。包括伪造"外卖骑手""乡村贫困者"等身份编造苦情剧情,通过夸大生活困境骗取同情牟利;包装虚假社会名流或成功人士形象,虚构励志故事收割流量;假借助农名义拍摄悲情剧本敛财;以及刻意营造低俗人设,拍摄斗殴、辱骂等极端内容。此类行为严重误导公众认知,破坏网络诚信体系。

  二、打击不实信息传播:剪辑拼凑与身份冒用

  行动要求严惩通过剪切拼接、断章取义、篡改时间地点或盗用他人身份制造谣言的行为。典型表现包括虚构家庭纠纷、职场矛盾、暴力事件渲染社会焦虑,利用AI换脸、P图技术伪造不实画面,以及假冒权威专家发布伪科普内容。这些虚假信息不仅扰乱公众判断,更可能引发群体对立情绪。

  三、遏制伦理失范现象:低俗互动与隐晦暗示

  针对短视频中屡禁不止的伦理问题,本次整治将重点处理以下行为:通过街头搭讪、采访形式进行语言骚扰或诱导受访者谈论隐私话题;在标题和配文中使用软色情关键词,在画面中刻意呈现暴露着装或诱惑动作;利用隐晦台词构建性暗示场景。此类内容严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不良影响。

  四、规范营销行为:诱导消费与虚假测评

  专项行动将重点打击以"养生秘方""快速致富"等噱头针对老年群体的欺骗式营销,禁止使用夸张标题如"行业秘密曝光""举报骗局"博取流量。同时严查伪装"维权专家"发布虚假评测内容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这些违规操作不仅损害用户权益,更破坏了商业生态公平性。

  此次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将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平台和账号实施从严处置。三个月治理周期内,网信部门将持续清理恶意营销内容,强化平台主体责任,推动行业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此举标志着网络空间治理进入精细化阶段,为构建清朗网络环境、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短视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