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科技创新高地,深圳市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能化体系,这座智慧城市将为全国探索"AI+医疗"创新发展模式提供先行示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疗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深圳最新规划,到2027年底,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医疗健康各领域实现深度渗透。从临床诊断到健康管理,从药械研发到公共卫生监测,智能技术将全面赋能医疗服务链条。通过整合医疗大数据资源、强化算力算法支撑,深圳正加速构建"惠民助医辅政兴业"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目前已有447个AI产品在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应用,其中临床医疗服务类占比超九成(404项),医院管理类29项,公共卫生管理类4项。这些智能系统覆盖影像辅助诊断、手术导航、药品配送等关键环节,显著提升诊疗效率与精准度。患者可全流程体验智能化挂号问诊、检验报告解读及康复指导服务。
深圳计划重点建设23家AI示范医院和12个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示范区,同步推进人工智能+药械专业园区和研发平台落地。通过构建标准化数据共享机制与产学研协同网络,加速新药开发、器械创新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在政策支持下,深圳正着力打通AI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通过搭建算力基础设施、吸引高端人才团队、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医疗健康数据资源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耦合。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示范性强的应用场景集群,带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规模化集聚发展。
深圳以前瞻布局绘制的AI+医疗健康版图已初具雏形。通过持续完善智能服务基础设施、强化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扩大创新应用场景,这座智慧城市正稳步迈向"全领域智能化"目标,为全民健康提供更优质、高效、普惠的服务保障。这一战略不仅将重塑区域医疗格局,更为全国智慧医疗发展贡献深圳样本与先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