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近期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核心手段,持续巩固防非打非工作成效。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相关部门正通过强化跨领域协同、完善监测预警等举措,进一步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金融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会议指出,2024年各部门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已初步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截至当前,存量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暴露压力持续存在,增量风险反弹形势依然严峻。为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今年将重点推进存量风险有序压降,通过创新处置机制破解难点问题,同时强化行政手段与市场措施的协同效应,避免风险交叉传导。
在预防新增非法金融活动方面,会议明确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尤其针对高风险领域建立动态监测模型。通过整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完善覆盖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的全流程监测网络。此外,监管部门将深化"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原则,推动各市场主体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会议强调,防非打非工作需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2025年将持续优化跨部门协作模式,重点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政法机关的联合执法能力。同时,将通过多渠道开展投资者教育专项行动,提高公众识别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面对国内外多重风险挑战,会议要求各部门坚持"稳字当头"原则,在强化监管力度的同时避免引发次生风险。通过建立区域性风险处置预案、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等措施,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专项行动收尾工作,为维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联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防非打非体系正向纵深发展。在存量风险化解与源头治理双轮驱动下,通过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协同联动和提升公众意识三大核心举措,我国金融安全防线将更加稳固。随着系统性防控机制不断完善,非法金融活动生存空间将持续压缩,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