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应对复杂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福建省商务厅日前发布《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推动外贸企业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该方案聚焦市场壁垒破除与重点行业扶持两大核心方向,旨在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并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外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计划通过系统性改革推动消除100条以上隐性壁垒。这一举措将重点针对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问题,着力打破制约要素流动的关键障碍,为纺织服装、箱包、食品等传统出口行业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扫清制度性障碍。据测算,该措施可有效提升商品流通效率约25%,降低企业跨区经营成本。
针对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实际痛点,方案创新建立分级分类的重点企业联系机制。通过联动行业协会对纺织服装等六大出口主导行业开展动态摸排,政府将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模式,重点解决产品标准衔接、渠道拓展和品牌塑造等问题。同时设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年度出口内销数据变化及时更新重点企业名录,确保政策资源精准投向最具潜力的市场主体。
在配套措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跨部门协作平台,整合海关通关、质量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特别针对食品行业增设国内标准快速转换通道,在保证安全底线前提下压缩产品合规周期40%以上。此外,通过搭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和举办"出口转内销"专题展会,预计每年可为外贸企业新增超50亿元国内市场订单。
该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将有效缓解福建省外贸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收缩压力,同时加速区域经济双循环体系构建。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外贸依存度已降至68%,但仍有约30%传统优势产能亟待国内消化。通过系统性破除制度壁垒、强化服务支撑和精准政策供给,预计到2025年可推动全省出口转内销规模突破千亿元量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