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能源 资讯详情
全球能源与化工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关税冲击与供应格局重塑
 能源化工 2025-04-07 10:00:0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国际能源及化工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美国政府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叠加OPEC+超预期增产决策,导致全球供应链、贸易流向和价格体系剧烈波动。原油作为能源化工产业链的核心原料,其供需失衡直接传导至下游燃料油、沥青、聚烯烃等产品市场,而国内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本文从关税政策影响、主要品种基本面变化及未来趋势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原油:贸易壁垒与供应过剩双重压力下的深度回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征收20%49%的基准关税(能源产品未豁免),中国同步反制加征34%进口关税,导致两国能源贸易成本激增。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美原油量达964万吨(占比1.7%),而美国自加拿大日均进口380万桶含硫重油,转向中东或委内瑞拉将增加45美元/桶运输成本。OPEC+额外释放41.1万桶/日产能的决策使市场供应过剩预期强化,叠加炼厂开工率下滑(美炼厂降至86%),原油库存意外增长700万桶,WTI与Brent分别跌破60/65美元关键支撑位。

  二、燃料油:成本传导与区域供需错配加剧

  高硫燃料油面临伊朗出口受限(3月发货量同比降45%)与新加坡需求回暖的博弈,低硫燃料油则因国内新增520万吨出口配额维持供应高位。数据显示,3月抵运新加坡套利货量达230万吨,较前月增长44%,而山东地炼燃料油进口量增至17.3万吨。尽管发电需求随气温回升有望改善原料消耗,但OPEC+增产带来的成本下移压力将抑制价格反弹空间。

  三、化工产业链:关税扰动下的供需双弱格局

  聚烯烃领域呈现供应收缩与需求疲软并存态势:PE装置检修量减少5.41万吨/周,PP产能利用率因洛阳石化等停车下降至89%;下游制品行业开工率普遍回落(管材2.1%,包装膜1.3%)。PVC企业库存压力显现(社会库存环比增3.2%),纯碱高企的170万吨库存进一步压制价格,而甲醇虽因MTO装置检修预期存在短期支撑,但远期到港增量与需求淡季将加剧供需矛盾。

  四、橡胶与轮胎产业:开割季叠加出口预期转弱

  天然橡胶社会库存连续累积至137.9万吨(月增0.6%),主产区45月进入季节性增产周期,而美对华关税反制直接冲击轮胎出口需求。全钢胎开工率下滑至68%,半钢胎产能利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供需失衡促使沪胶价格测试成本支撑位。

  总结

  当前能源化工市场正经历政策面与基本面的双重考验:贸易壁垒重塑全球供应链结构,OPEC+战略增产加剧供应过剩预期,而国内反制措施进一步放大不确定性。原油作为核心定价锚点已跌破关键技术位,燃料油、聚烯烃等下游品种跟随成本端下移,橡胶及化工业则面临库存累积与需求走弱的双重压力。短期内市场将围绕关税政策落地效果、OPEC+产量执行情况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展开博弈,建议密切关注6070美元/桶区间内原油成本支撑的有效性,同时警惕供应链重构过程中区域供需错配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能源化工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