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政策创新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河南省正加速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提质扩容,通过强化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科技赋能等举措,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为激活文旅消费潜力,河南省拟出台《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投向产业链集群发展、文旅融合及文化创意项目。政策提出加大“两新”(新技术、新场景)文旅项目的扶持力度,并通过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优质文旅项目申报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此举旨在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扩大对文化旅游领域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
河南省同步推进《黄河古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聚焦郑汴洛安区域打造国际旅游核心板块,并推动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等景区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同时以济源王屋山、鹤壁黎阳城、商丘归德府为重点,加速培育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过整合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资源,构建差异化文旅IP体系,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
政策鼓励各地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叠加行业趋势分析显示:消费贷额度上调将有效降低旅行支付门槛,刺激跨省及出境游需求;多地增设春假则为淡季旅游注入增量,若与五一假期衔接更可形成长线出游热潮。同时,短途游与赏花经济成为当前市场热点,“非遗+旅游”“文化主题餐饮”等创新模式加速落地,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智慧景区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游客体验与运营效率,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总结来看,河南省通过政策引导、资源统筹和科技应用的多维发力,正在构建一个兼具文化深度、消费活力与生态价值的文旅产业新生态。从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项目到世界级目的地规划落地,从春假场景创新到数字化体验升级,一系列举措不仅为短期市场复苏注入动能,更勾勒出2025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以品质提升为核心,兼顾规模扩张与消费升级,在差异化IP打造、绿色低碳实践及智慧化运营中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