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注:此处为主标题,包含“水利工程”并体现文章核心主题)
宁夏近年来以水资源统筹为主线,通过系统性工程实施与节水控水措施,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四水四定”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截至2024年3月,全区100项重点水利工程全部启动建设,65个国债水利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资金支付率达100%,为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宁夏通过“条块结合、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重点水利工程全面落地。其中,100项重大工程涵盖供水保障、生态修复等多领域,总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完成水利投资81.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直接吸纳就业3.9万人,并发放工资性收入8.6亿元。这些数据印证了水利工程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民生改善成效。
为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宁夏创新采用数字化指挥调度平台与扁平化管理模式,实现跨部门协同作战。通过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精准解决工程实施中的技术难题和资源调配问题。这种“智慧+协同”的治理模式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确保国债水利资金50.5亿元高效利用,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
在农业领域,宁夏正加速推进现代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计划到2025年实现农田用水效率提升15%以上;工业方面,通过建设节水型园区和企业,推动高耗水行业实施循环用水改造;服务业则聚焦宾馆、餐饮及旅游景区的节水设施升级,并制定标准化评价体系。这些举措将形成覆盖全产业的节水型社会框架。
未来宁夏将持续深化“四水四定”原则,重点培育节水标杆企业,构建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同时加快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优化现代水网布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系统性工程推进与精细化管理创新,宁夏已初步形成“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的发展格局。随着节水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经验正成为全国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生动范本,为破解生态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供了可复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