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工程机械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长沙正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推动传统工程机械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一系列创新产品相继问世,不仅展现了长沙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长沙的工程机械企业在电动化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例如,“会潜水”的电动搅拌车和能量回收型微混泵车等新型设备,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也展现了企业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这些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长沙正在新能源浪潮中抢占先机。
数据显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显示,电动装载机、叉车、升降工作平台等电动工程机械增长显著。2024年上半年,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361%;电动叉车销量同比增长24.2%,占叉车总销售量的70.8%;升降工作平台电动率超过90%。这些数据表明,电动化产品正在成为市场主流。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核心集聚区,长沙市东部的长沙县已汇聚了200多家新能源企业,包括中伟新能源、巴斯夫杉杉、长远锂科等知名企业。同时,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机械)等创新平台也相继落户长沙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以山河智能为例,该公司已推出80多款节能及新能源产品,涵盖建筑基础装备、土方机械等多个领域。其中,SWDM520EE增程式旋挖钻机是行业内同类产品的最大型号,其插电、增程、纯电三种动力模式可轻松应对多种作业场景。该设备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表现出色,纯电模式下能量利用效率比燃油设备高50%。
尽管电动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行业仍面临技术升级、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匹配等多重挑战。如何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成为企业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体来看,长沙在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和市场拓展,当地企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要实现全面转型仍需持续努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长沙有望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行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