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OLED产业生产的主流以AMOLED与PMOLED为主。PMOLED技术十分成熟,但受限于发光型态与材料特性,大型化与全彩化不易,因此多以Player等小型装置为主。AMOLED的崛起则在2009年之后,随着韩国厂商对于AMOLED面板技术的大量投资,特别是Samsung Mobile Display(SMD)大量采用AMOLED面板至旗下自有品牌的手机当中,挟品牌威力,大幅度提高了AMOLED面板的出货与营收表现。
我国OLED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在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OLED产业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光的技术,是目前公认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也是国际上新型显示领域的一个竞争热点。
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呈现上涨趋势。2021年我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为33.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亿元,2021-2025年CAGR为34.2%,其中国产供应链将呈现更高的增速。
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对高分辨率、低能耗的新型显示产品的需求相应增长,OLED的高分辨率和低能耗特点,使得其成为智能手机屏的合适选择。目前AMOLED面板成本比TFTLCD面板高10-20%。
随着AMOLED面板良品率的迅速提升,预计在未来两年内,AMOLED手机面板的生产成本将有望低于LCD面板。随着AMOLED手机面板生产成本的降低,OLED的出货量占比会逐渐提升,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目前,OLED材料主要包括两部分:发光材料和基础材料,两者占OLED屏幕物料成本的30%左右。OLED发光材料主要包括红光主体/客体材料、绿光主体/客体材料、蓝光主体/客体材料等。OLED通用材料,主要包括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阻挡层EBL等,随着器件结构的优化,材料的种类在不断变多。
展望2022年,在我国极力发掘新型显示产业下,我国的OLED行业发展将加速,预计给OLED产业链的上游OLED芯片产业带来很大的市场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