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食品 资讯详情
儿童食品市场缺乏监管 多机构联合启动营养标准制定
 儿童食品 2022-04-20 14:59:4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内儿童食品企业结构转变时机已到,儿童食品行业继续升温。当下就儿童食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来看,除了满足上述消费者端的需求,还需要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渠道端共同发力。儿童食品头部品牌积极响应政策,企业将持续为儿童营养健康赋能。

  儿童食品市场缺乏监管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爱自家孩子这事上,古今无异,中外一理,父母们是舍得下本儿的。而商人们也正是从这一普世的心态中窥见商机。有媒体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购买儿童食品。但食品与健康方面的专家表示,一些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儿童”标签,主要是看好儿童市场溢价高、好挣钱。许多儿童食品与其说是专门为儿童设计制造的,不如说是专门针对儿童营销的。逐利诉求及营销伎俩之下,这些所谓的儿童食品很难说能够做到有利于儿童健康。

  事实上,多数儿童食品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主要营养成分跟普通食品差别不大。反倒是那些号称专为儿童设计打功能牌的食品,要特别小心。为了迎合家长担心孩子缺乏微量元素的心理,有些企业推出具有补钙、补锌等功能的儿童食品。但营养专家指出,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限量,补多了反而不好。如锌过量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摄入,还会产生影响孩子肝肾功能、肠道吸收等副作用。与往食品里乱加东西相应,也有一些企业标榜“不加”,如宣传“零添加”防腐剂等。但这是另一种忽悠误导,因为作为工业产品的食品制成品,没有防腐剂等添加剂几乎是不可能的。

儿童食品市场缺乏监管 多机构联合启动营养标准制定

  对于何以存在儿童食品乱象,有人认为,我国至今没有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儿童食品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关于儿童食品的国家标准有《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幼儿配方食品》等,涵盖对象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从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儿童零食进行了规范,为国内首个儿童零食团体标准,但该标准不具有强制性。标准法规缺失,不仅使企业生产无依,也让监管部门执法无据,儿童食品市场自然会乱。

  据此,不少人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完善关于儿童食品方面的标准法规,加强对该市场监管。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姚鹃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儿童食品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建议》,其中提出应建立以儿童正餐、儿童加餐、儿童零食等为框架的儿童食品标准体系,引导儿童食品产业规范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高洁建议,应加强针对未成年人食品的立法,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对该类食品的营养成分标识、食品添加剂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

  我国目前缺少儿童食品相关标准并不是标准滞后,而是儿童食品并不需要制定专门标准。儿童群体虽然特殊,但更多情况是不必对其特殊对待。3岁以上儿童由于食物多样以及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需要让其摄取多样化的、营养均衡的膳食,因此多数国家都没有关于儿童食品的专门标准。如果超过了3岁的儿童仍强调其特殊性,甚至人为设计专门标准,反而会产生误导,使儿童摄入食品营养不均衡、不健康。基于此,与其呼吁制定专门标准,不如教会消费者如何在市场已有的食品中挑选适合儿童的食品。若儿童身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或者某个部位出现异常状况,这时候仅凭食用某种功能性食品进行调整,恐怕收效甚微,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出建议和治疗措施。若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购买市场常见的食品足矣。

  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儿童食品乱象,监管部门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对市场上在售的针对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食品进行梳理,对需要强调儿童专用的食品品类尽快划定范围,完善法规标准;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大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惩治力度,让那些用儿童食品忽悠人赚昧心钱的商家付出应有代价。

  多机构联合启动营养标准制定

  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一周年成果展示会在北京举办。在成果展示会上,启动了首个青少年儿童食品营养标准的制定。

  据2021-2026年中国儿童食品行业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分析报告介绍,针对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领域的营养标准不够精细,缺少年龄段的划分,缺少对青少年儿童食品添加剂的严格细致规定、包装类食品标签不够规范,成分含量不够明晰的现状,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协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着手推动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营养食品技术要求标准的实施和发布。

  新推出的标准将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划分为0到6岁,6岁到13岁,13岁到18岁几个阶段,增加并侧重于食品的蛋白质含量、摄糖、摄盐的克重等等,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标准将从安全营养成分、感官、理化、微生物、污染物以及真菌毒素等7个方面来规范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的具体要求,让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有规可依。此外,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还将与协和医院以及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推出《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营养健康系列教科书,从学校、社区、基层着手用心筑牢食品安全健康屏障。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儿童食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