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平日客流量换乘系数达1.63,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政策开始疫情风控管制,3月2日起乘客乘坐深圳地铁须出示48小时核酸证明,2022年客流量趋势成未知状况。
2021年,深圳地铁运营里程达419公里,全线网全年累计运送乘客21.7亿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0.4%,刷新历史新高。国际上,一般将通车里程400公里作为世界级地铁城市的准入门槛。按照这一标准,目前,我国已有7座城市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相比于北上广,深圳的地铁建设起步晚,首条地铁于2004年开通,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地铁总里程数偏少,但“十三五”以来,深圳明显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及开通的步伐,迎头追赶。
201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而在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关于调整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对比此前,新方案的规划总里程数由148.9公里增加至224.83公里,增加了约51%。
对于更改建设规划的原因,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指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堵。
2022年1月底,深圳市轨道办召开2022年轨道交通工作会议,其中指出,四期工程基本完成主体攻坚。此外,该会议还指出,2022年将全力推进12、14、16 和 6支等线路开通,届时,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将超500公里。
2022-2027年中国地铁车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深圳地铁集团2022年的主要业绩指标是: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12亿元(不含地价),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3%以内;今年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安全生产保持持续稳定;高质量保障6支、12、14号线共97公里地铁新线开通,全线网运营里程达516.3公里;接管深圳首条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广州新塘至深圳机场段;岗厦北枢纽建成并投入使用;西丽、机场东、光明三大枢纽开工建设;轨道五期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研究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及高速磁浮线。
根据深圳市轨道办公布的《2020年度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结果》,2020年,深圳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城市在运营的轨道交通里程与城市行政面积的比值)为0.21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全国首位;日均客流445.4万人次,全年日均客运强度达1.31万人次/公里,仍排名全国第一。
截至3月1日,深圳本轮本土新冠疫情累计病例已达190例。其中,3月1日新增25例,单日新增病例数量连续两日下降。
当地疫情防控措施仍在持续升级。3月2日,深圳地铁发布通知称,即日起市民需同时出示粤康码绿码和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进站乘车。该措施取消时间另行通知。
此前,深圳市已要求全市范围内的围合小区、城中村、公共场所设立卡口,人员进入上述场所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据财了解,在福田、罗湖、南山等疫情重灾区,不少社区、公共场所已要求查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