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实现27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20年以来,山东省临清市宝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以风带领农户忙着恢复生猪产能。2014-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供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指出,合作社养殖产能增速很快,计划出栏量达到250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800头,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150头,比去年增加30%。
李以风口中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体现生猪产能的核心指标,是生猪生产的源头。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去年10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月度环比持续增长,近几个月的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
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实现同比增长3.6%,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是一个重要拐点;与去年9月份相比,能繁母猪存栏累计增长幅度达28.6%。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口径监测,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4000个定点监测村小散养殖户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稳定控制后,种猪和仔猪调运量逐月增加。据生猪检疫出证数据,6月份跨省调运仔猪120.5万头、种猪20.5万头,分别比上月增长41.6%和14.5%。按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估算,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大约在3.4亿头左右,比去年年底增加近3000万头。一系列指标都在印证生猪产能恢复的良好态势,产能恢复速度好于预期,6月份的数据更加振奋人心。
2020年初,生猪养殖行业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的连续上涨直接影响到CPI指数超越警戒线,产生的民生问题日益明显。国家出手从养殖用地,金融,技术支持,储备肉投放,运输等多个方面支持生猪养殖活动,才逐渐让生猪价格恢复了正常。
有了2019年的前车之鉴,我们会发现太阳底下根本没有新鲜事,这次生猪价格的强力回弹与2019年如出一辙,他们共同的起因都是生猪供应的不足。
本来市场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屠宰企业的贪婪却让事情朝着极端化的方向开始发展。为了争夺更多的生猪资源,屠宰企业持续提高生猪的收购价格来恶性竞争。这么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纸面上的价格上涨如果不能和实际的销售挂钩,那么多高的价格也不过只是个数字。不断攀升的猪肉市场价格让国内的猪肉消费量进一步萎缩,为了不使前期抬价的投入打水漂,屠宰企业也只能继续提高自己的生猪收购价格,如此恶性循环,直到国家出手干预。
由此可见,只有尽快恢复生猪的供应量,让生猪的价格回到正常的价格区间,才能同时保护养殖户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2020年生猪产业目标应该以稳产保供为主,且逢此关键节点,生猪养殖业所暴露出的问题对于未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生猪价格的波动所体现的其实是生猪产能的不稳定性,如果我国可以使生猪的产能稳定,市场将不会再以价格的手段来损害消费者和养殖者双方的利益。
实际上,我国已经在生猪养殖的道路上探索了很久,并且整个产业链也在一次次的危机中不断进化着:我国养猪场户由2010年的6170万户下降到2019年的2600万户,养猪从业者进一步减少,但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2010年的34.5%上升到2019年的52.3%,随着两次疫情叠加和数字化在生猪产业应用的推进,预计2020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升至56.8%。
多灾多难的2020年将成为生猪养殖产业的转折点,这一年的多重打击让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好处显现出来,也淘汰了部分无法应对猪瘟及其他养殖问题的养殖户。在困境中我们却不难看出,生猪规模化养殖必然是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规范的规模化养殖不仅提高了行业面对猪瘟的生存能力,降低了生物疫病风险,而且稳定的产能输出也将使得市场不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