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血制品需求旺盛,中长期供需关系将发生变化。静丙和白蛋白都在实际疫情中得到大量使用,血制品企业的供应大大增加。由于供应大幅增加以及采浆延缓的双重影响,血制品被大量消耗,渠道和库存进一步减少,同时为静丙的学术推广打下基础。未来血制品供需变化将发生很大改变,将催生价格的上涨。
目前,全民力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又遇春节长假期,人们宅居简出,街头献血人数骤减,全国许多城市出现用血紧张局面。按照以往经验,血液40%来自于街头无偿献血,以旅游人群和商业人群为主,现在这部分几乎成了空白,剩下的60%依靠团体献血,其中学生团体占到20%以上,但现在高校还没有复课,企业复工还在进行当中。采浆供应减少,叠加新冠疫情扩大需求,血制品供不应求。
从血制品行业发展来看,新浆站审批趋严导致全国采浆量增速从2017年以来持续下滑,2019年全国采浆9100吨,增速仅6%。而终端需求仍保持10%左右增长,供应增长低于需求增长,使得2017年大幅增长的血制品库存已经逐步消化,白蛋白库存恢复至正常水平,静丙库存明显下降。血制品行业恢复供需平衡状态,而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供不应求现象再现。
血制品迎来供不应求,短期已显现出销售费用减少和账期缩短增厚利润,长期看很可能推动血制品价格上涨。
采浆将逐渐恢复,供需关系将发生变化,有望催生血制品价格上涨。对于静丙和白蛋白受到疫情的影响,短期快速消耗,渠道和企业库存进一步减少,但同时采浆延缓的影响,20年整体采浆量预计将有所下降,未来血制品的稀缺性将增加,补库存需求+稀缺性有望催生血制品价格的上涨,血制品企业的积极性也将调动,行业整体采浆量预计也有所提高,同时因为血制品学术推广得到加强,行业有望进入量价齐升的正轨当中。
费用端也有望进一步减少,血制品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血制品板块在17年左右受到行业库存和两票制的综合影响,逐渐进入到学术推广时代,各企业的销售人员都大幅增加,销售费用增加也吞噬了企业的利润。但我们认为血制品除了在价格端未来有望上涨外,由于此次疫情血制品的临床作用得到加强,市场需求得到释放,未来企业在推广端的投入也将减少,费用端也将有所减少,血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