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医药流通国内市场规模达到了3.5万亿元
 医药流通 2025-02-27 16:48:2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医药流通是连接医药制造企业和终端客户的重要纽带,对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药流通具有一定的行业相关政策,确保市场更加规范。以下是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医药流通行业现状

  2024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达到了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同时,到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药品销售规模超过了774亿元,为近三年同期新高。其中,中成药占比跌至47.60%,西药占比升至52.40%。在零售药店市场中,本土企业占73%的市场份额,跨国企业则占据剩余部分。从销售额增速来看,本土企业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跨国企业则同比增长4.4%。

  医药流通行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着大量企业涌入,企业数量呈现上升态势。《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总数达到68.85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48万家;零售连锁企业6725家。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从行业效益来看,2023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36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增速加快1.3个百分点,约占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86.2%;利润总额49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4.6%,增速放缓0.7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7.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6%,与上年持平;净利润率1.5%,与上年持平。

  医药流通行业政策

  医药流通行业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十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医药流通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到“深化药品、耗材流通体制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再到“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改革”的变化。

  药品质量是药品流通行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出台了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全程进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各级政府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对药品流通企业的监督检查,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抽查等手段,发现并整治不合规的经营行为。药品流通企业也需配合实施药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使得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都有可查可追溯的记录。通过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可以有效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预计未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政策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向: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推动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价格机制。鼓励医药流通企业进行资本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同时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药品流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包括药品监管、税务、物流等,未来政策将推动跨部门的协作,形成更加高效的监管体系。

  总体看来,医药流通行业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障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推动行业的高效、透明、可持续发展。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医药流通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医药流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