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化学药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3年抗过敏药行业现状分析:抗过敏药市场规模同比增长了5.86%
 抗过敏药 2023-12-19 10:58:0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和大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国内过敏性疾病患者数量很庞大。抗过敏药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技术的突破和升级下抗过敏药物应用更加广泛。以下是2023年抗过敏药行业现状分析。

抗过敏药行业现状分析

抗过敏药行业分析

抗过敏药物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抗过敏药行业现状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抗过敏药行业市场规模292.8亿元,同比2021年的276.6亿元增长了5.86%。抗过敏药市场竞争激烈,在国际市场上,抗过敏药供应商主要有强生、Sanofi、Merck、Teva、GlaxoSmithKline等,由于多数抗过敏药过了专利期,市场上存在的仿制药生产商较多,因此抗过敏药市场相对分散。

抗过敏药市场竞争激烈,在国际市场上,抗过敏药供应商主要有强生、Sanofi、Merck、Teva、GlaxoSmithKline等,由于多数抗过敏药过了专利期,市场上存在的仿制药生产商较多,因此抗过敏药市场相对分散。抗过敏药主要是非处方药,销售渠道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其中线下是抗过敏药主要销售渠道。

抗过敏药行业现状分析从产品销售渠道来看的话,目前是线下与线上,而其中线下是比较主要的应用,在2020年产品占比是百分之八十五点二十四,在线下渠道都是零售药店与医院,同时抗过敏药品是非处方药,所以其在零售药店的销售收入渠道占比超过一半了。

抗过敏药行业机遇分析

抗过敏药行业现状分析预计未来的抗过敏药物可能在靶向治疗、免疫调节剂、药物递送系统、药物组合治疗和生物制剂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这些突破有望提供更有效、安全和个性化的抗过敏药物选择,改善过敏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国内外药品市场接轨,国内抗组胺药物的产品结构逐渐完善,主要是哌啶类,此外是单乙醇胺类、烷基胺类、吩噻嗪类、哌嗪类和其它类。产品的更新换代,已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发展到第三代抗组胺新品种,从而加快了抗组胺药物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发布的2017《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全身用抗组胺化药共19个品种,其中甲类药物6个,分别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庚啶、异丙嗪、小儿异丙嗪、氯雷他定口服常释剂;另外是乙类药物,包括了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奥洛他定贝他斯汀、依巴斯汀、依美斯汀、咪唑斯汀等换代品种。

抗过敏药市场需求

过敏疾病普遍存在:过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湿疹、哮喘等。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患有不同形式的过敏疾病,这使得抗过敏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

环境与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污染、化学物质接触增多、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都对过敏疾病的发病率产生了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加速,这些因素将继续存在并导致过敏疾病的增加,进而推动抗过敏药市场的需求增长。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过敏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并存,更容易患上过敏疾病。因此,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抗过敏药市场的需求也将相应增长。

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过敏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适和影响,如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患者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希望通过抗过敏药物来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改善身体舒适度和日常功能。

医疗保健改善:随着医疗保健水平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抗过敏药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增长。患者更容易寻求医疗咨询和就诊,医生也更容易进行过敏症状的诊断和处方抗过敏药物。

综上所述,抗过敏药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受到全球过敏病例增加、环境变化、人口老龄化、生活质量需求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改善等多个因素的驱动。对于抗过敏药企业和投资者来说,这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抗过敏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