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智能灌溉系统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近年来,受到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该行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当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智能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对2023年智能灌溉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智能灌溉系统将越来越重视无人化管理,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无人化管理,减少人为干预的影响。智能灌溉系统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3-2028年中国非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行业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12.4亿立方米,较2019年减少了69.9亿立方米。
智能灌溉系统必须能够保证安全可靠性,因为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给植物生长带来影响。因此,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智能灌溉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从三大行业状况来分析2023年智能灌溉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智能灌溉技术由于在国外使用较早,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灌溉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中,尤其是机械化种植技术较发达的地区或水资源匮乏地区,智能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与使用。由于研究时间较长,国外专业智能灌溉系统已经十分先进,如以色列的大棚滴灌技术在世界都非常出名。通过智能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与温度的实施监测,保证风速均衡的同时,及时记录当地的降雨情况,并结合上述智能数据对当天的灌溉标准进行重新规划编程,保证各地区灌溉质量的及时记录与监测。立足于当前现有的智能灌溉技术而言,其大致分为滴灌、涌泉灌以及地下渗灌等方式。部分国家使用较为先进的节水智能灌溉系统功能,实现现代非充分灌溉方式的良好改革与过渡,并不断朝着全自动化灌溉方向不断迈进。目前国外智能灌溉正在朝着园林方向发展。
我国的智能灌溉系统从90年代才开始进行开发与研究,由于起步时间较晚,截止到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硬件系统与技术。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在智能灌溉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智能灌溉产品种类十分单一,并未形成专业化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当前我国的智能灌溉系统主要以进口为主,并保证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与创新,形成了众多发明专利产品,后续发展实力十分强劲。我国智能化灌溉目前在大棚设施农业实施比较普遍,大田农业很少涉足,丘陵地区农业还是一片空白。在园林发展上更是忽略不计。园林是智能灌溉未来发展的主要市场,国内应加快研发、推广速度,抢占国内外园林市场。
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大田作物、果树、葡萄、菜园、园林绿化等。其优点显而易见:既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可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外,智能灌溉系统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控制灌溉水量,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
智能灌溉系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全球智能灌溉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亿美元。目前,以色列、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智能灌溉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也在加快步伐赶超。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农村,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大量的施工开展园林建设,由于其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水资源较为短缺。发展节水园林势在必行,无论从全国缺水的实际情况看,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节水节能都是大势所趋。园林实现智能灌溉,比传统方式节约60%以上的水资源,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养护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灌溉系统也在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迈进。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灌溉设备被应用于园林规划与建设中。
总体来说,智能灌溉系统行业将成为未来农业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智能灌溉系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智能灌溉系统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将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