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数据将达14224亿元,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到2025年,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全球范围内,数据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大数据行业也已经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以下对2022年大数据发展现状分析。
伴随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各地与大数据相关的园区加速落地,大数据产业持续增长。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18.6%,2020-2025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大数据管理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预计未来三年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3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
在大数据相关核心技术、软硬件产品及应用服务各环节全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大数据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现从三大市场数据来分析2022年大数据发展现状。
中国的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美国的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21%,EMEA(欧洲、中东、非洲)的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30%,APJxC(日本和亚太)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18%,全球其他地区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8%。
2020年,大数据硬件在中国整体大数据相关收益中将继续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41.0%;大数据软件和IT服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5%和28%。而到2024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收入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将保持平稳,而硬件收入在整体的占比则将逐渐减少。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逐渐趋近于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
从大数据产业地图来看,当前大数据产业的地域布局中,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大数据产业的上市企业多分布在北京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主要以北上广地区分布居多。据产业地图显示,北京市大数据产业上市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37家。其次,广东省为21家;上海则为10家,其余省份的大数据上市企业均在10家以下。
大数据如浪潮般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战略层面认识大数据,在政府治理领域融入大数据可视化思维技术。未来大数据技术会沿着异构计算,批流融合,云化,兼容AI,内存计算等方向持续更迭,5G和物联网应用的成熟,又将带来海量视频和物联网数据,支持这些数据的处理也会是大数据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上就是2022年大数据发展现状分析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