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冷却设备消费及制造大国,在我国冷却设备制造企业多达数百家,以下是冷却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冷却(凝)设备广泛应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冷等行业。冷却设备行业分析指出,行业对冷却(凝)设备的需求具体分为两方面:一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冷等行业扩大产能、产业整合、产业升级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导致的新增设备需求;二是受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因素的推动,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针对节水、节能的改造、更新设备需求。
冷却设备行业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是一个冷却设备消费及制造大国,在中国冷却设备制造企业多达数百家,但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落实,以及节水节能型冷却设备的研发、应用,冷却设备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020年我国冷却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7.9%。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4%和41%,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35%、57%和69%,果蔬冷链损耗率为30%。发达国家的食品和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率为80-90%,美国鲜活农产品损耗率为2-3%,其他发达国家也只有5%左右。
中央空调领域维持三大阵营的品牌格局,其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48.3%,以美的、格力、海尔、天加为首;日韩品牌市场份额为31.4%,以大金、东芝、三菱重工空调、富士通为首;欧美品牌市场份额为20.3%,以麦克维尔、开利、江森自控约克、特灵、顿汉布什为首。
全国环保工作会议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现今的工业用冷却塔仍然存在能耗损失大、白烟污染、噪音大、水资源污染浪费等诸多环保问题。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冷却塔技术研发的投入,用户对冷却塔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环保监察政策的大力出台,未来节能环保、低噪音、环保高效型的冷却塔将会越来越有竞争力。
冷却设备行业发展现状指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工业总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研究机构和冷却塔生产企业研发力量的不断增强,我国冷却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国内冷却塔产品已能满足国内重大装备配套的要求,并将朝着节能节水降耗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民用冷却塔将进一步优化噪音、电耗、蒸发损失等技术指标,同时提升冷却塔的外观、材料,融入建筑的整体品质。工业冷却塔的节水技术、消雾技术、降噪技术、节能技术以及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高位集水技术将被进一步研发,以满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业发展需求,以上便是冷却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