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可分为智瑜伽、业瑜伽、奉爱瑜伽,我国瑜伽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增至467.6亿元,同比增长2.93%,以下是瑜伽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我国瑜伽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增长,2019年瑜伽市场规模达322.1亿元,2020年达到393.9亿元,至2022年将达到467.6亿元。瑜伽行业分析指出,瑜伽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瑜伽垂直产品,高速增长的泛人群及核心人群,以及线下瑜伽馆及工作室的课程收入。
2020年全国瑜伽场馆达到30000+,城市消费水平是瑜伽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瑜伽行业产业布局指出,瑜伽不同城市发展情况,还与人口规模、瑜伽业普及程度、地区消费倾向有关。
一、二线城市的瑜伽馆相对较发达,且形态多样,主要包括大中型、中小型和小型三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出现瑜伽健身服务产业,行业相关组织、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奠定了瑜伽产业兴起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瑜伽认知度不断提高,我国瑜伽锻炼人数规模保持着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将达到1250万人。
从头投融资金额来看,投融资集中度高且轮次紧凑,2011-2020年,录得有效投融资数量共27笔,且集中在 A 轮,行业累计投融资金额总计6.6亿+人民币。一方面,瑜伽的业务主要来自课程服务。基于其服务特性,业务扩张成本较高,且盈利需要2-3年的时间,因此前期资本进入较慢;另一方面,瑜伽泛人群的增长主要来自近两年,而人群消费行为具有一定滞后性,预测未来5年内可期待大型连锁机构的出现。
从经营模式来看,大中型瑜伽馆的经营成本比较高,原因是整体配备要求高,且需要负担更多的老师成本,但客单价和学员规模也较大。中小型瑜伽馆的特色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设置更有特色的瑜伽课程,例如妈妈群体的亲子瑜伽,以吸引更多元化群体。瑜伽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小型瑜伽馆则可以根据学员定制化个人的练习计划,服务更加精细化。
从整体来看,接受线上视频瑜伽教学在中国瑜伽用户当中更为普遍。62.4%用户选择瑜伽类教学应用APP,50.8%选择网上瑜伽教学视频;线下则有35.2%选择去健身房上瑜伽课。用户对瑜伽课程APP忠诚度较高,线上瑜伽课程类APP的用户推荐值整体均值达69.4%。线上瑜伽课程给用户带来了习练便利性,习练时间和地点相对自由,能够支持中国瑜伽用户在瑜伽馆外进行有效习练的需求。
未来,瑜伽产业将逐步转为由课程及服务导向的价值驱动,因此课程收入带来的营收占比将持续增大。同时,承接量决定瑜伽馆的收入水平,线上线下结合运营将为瑜伽企业扩容提供通道,或出现全国性的品牌瑜伽企业,以上便是瑜伽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