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突出,让海上风电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研究热点。截至2018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6.61%,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同比增长71.17%,以下是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较为缓慢,到2015年末,海上风电累计装机为103万千瓦,远低于之前规划的目标,主要原因是技术尚有待完善,海上安装成本也较高,按照海上风电标杆电价折算,开发海上风电的经济性不强,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进入“十三五”,随着海上风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设备及安装成本降低以及配套产业日渐成熟,海上风电正迎来加速发展期。海上风电行业分析指出,2016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实现大幅度增长,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为59万千瓦,同比增长64%,至2016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63GW。
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3万千瓦,同比增长95.21%%;在所有吊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中,单机容量为4兆瓦机组最多,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4万千瓦,占海上装机容量的45.5%,其次是3兆瓦装机,容量占比为14%。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指出,海上风电机组供应商共10家,其中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制造商有上海电气、远景能源、华锐风电、金风科技,这4家企业海上风电机组装机量占海上风电装机总量的90.1%,上海电气以58.3%的占比拔得海上风电机组供应量头筹。
2018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6.61%;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同比增长71.17%。随着海上风电场建设及规划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主要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厂都积极投入到了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制工作中。例如,东方电气研制的5.5MW高速永磁风电机组、广东明阳研制的6.5MW中速传动永磁发电机全功率变流超紧凑型风电机组已取得新进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文简称《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量将达500万kW以上。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在《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4省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均将达100万kW以上,各沿海省份在国家规划指导下陆续编制了本省海上风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总规划容量为7422万kW。
从布局区域上看,江苏省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如东县、大丰市、滨海县和响水县等海域;浙江省海上风电项目则集中在杭州湾海域;福建省海上风电主要集中在莆田市、福清市和平潭县等近海海域;广东省集中在珠海市、阳江市和汕尾市等近海海域;天津市海上风电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海域;河北省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在乐亭县、海港区、曹妃甸区等近海海域。
从市场规模上看,为较好利用的海上风能资源,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将逐渐向深海、远海方向发展。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指出,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场址离岸越来越远的海上风电机组基础需要的技术条件越来越高,运维成本也会随之增大。所以我国呈现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全国普查成果,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根据各省海上风电规划,全国海上风电规划总量超过8000万千瓦,重点布局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行业开发前景广阔。以上便是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