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产业加快发展,海相、陆相及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发均获得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页岩气田,并实现规模有效开发,2030年目标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以下对页岩气行业趋势分析。
页岩气行业趋势分析,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要低于50亿吨标煤,如果假设2020年能源实际消费量约为49亿吨,叠加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10%的规划目标,按照标煤与天然气之间的折算系数为13.3吨标煤/万方天然气,则可测算出2020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约为3684亿方。页岩气行业分析指出,按照2020年页岩气产量300亿方测算,页岩气在我国天然气消费中占比达到8.1%,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一环。
2020年我国页岩气规划产量300亿方
页岩亦属致密岩石,故也可归入致密气层气。它起始于阿巴拉契亚盆地的泥盆系页岩,为暗褐色和黑色,富有机质,可大量生气。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并可以吸附气和水溶气形式赋存,为低(负)压、低饱和度(30%左右),因而为低产。但在裂缝发育带可获较高产量,井下爆炸和压裂等改造措施效果也好。现从三大条件来分析页岩气行业趋势。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页岩气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资源基础。2011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对全球页岩气资源的初步评价结果,得出全球页岩气资源技术可采量达到187万亿立方米,将使全球天然气资源总量提高40%,达到640万亿立方米。中国页岩气的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万亿立方米,占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页岩气行业趋势分析,2013年6月美国能源信息(EIA)再次发布页岩气资源评价结果,得出包括美国在内的42个国家95个页岩气盆地137个页岩地层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达到220.69万亿立方米,其中,美国32.87万亿立方米,中国31.57万亿立方米,排世界前两位。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对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的预测之后,2011年我国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对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
我国天然气仍然具有价格优势。页岩气行业趋势分析,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天然气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通过管道进口的天然气和LNG渠道进口的天然气是我国天然气消费的重要补充。不同来源的天然气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LNG渠道进口天然气的价格最高,在3-4元/方,中亚管道进口天然气次之,价格在2.2元/方,其次是国产天然气,实行门站价格管理,2015年我国各省市的天然气门站价格在1.15-2.18元/方,东部较西部高。根据WIND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7月到2016年1月我国LNG进口到岸平均价在2.55元/方左右。而且根据张宝成(2016)的分析,由于亚太地区的LNG市场溢价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得到改变,因此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另外,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渐改革,由传统的成本加成法定价模式向市场净回值定价模式改变,将原来的按照气源路径确定价格的方式改为分省制定最高上限价格,供需双方可以在此价格水平下自主协商,使得一些拥有气源公司具有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根据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开采成本来看,最低已降至1.3元/方,虽然与国产天然气的成本相比仍然偏高,但是与东部省市的门站价格相比(例如上海的门站价格在3元/立方米左右)仍然具有经济能力,与目前进口LNG价格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我国天然气消费逐年增加,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932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82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页岩气行业趋势分析,从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趋势来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天然气消费量增长速度有所降低。2010-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基本维持在180-200亿立方米/年的水平。2014年之后,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一定程度降低。不过,天然气作为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天然气消费市场还是比较明朗的,消费量的进一步增加也是可以预期的。与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增长速度趋缓。2008年以前我国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但是2008年之后,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速度逐步趋缓,维持在80~90亿立方米/年,这个速度与天然气消费120亿立方米/年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有差距,未来天然气生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缺口间进一步拉大,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页岩气行业趋势分析,与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增长速度趋缓。2008年以前我国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但是2008年之后,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速度逐步趋缓,维持在80~90亿立方米/年,这个速度与天然气消费120亿立方米/年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有差距,未来天然气生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缺口间进一步拉大,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