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染料及颜料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染料市场前景
 染料 2018-11-07 10:59:54

  在2018年,分散染料的产量将达到50.34万吨,活性染料的产量应达27.87万吨。相对于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中小型厂商较多,未来市场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以下对染料市场前景分析。

  染料市场前景分析,2016年,我国染料产量达92.8万吨,表观消费量达69.7万吨,产量在全球占比约70%,是染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近年来,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染料市场分析指出,2017年,分散染料总出口105306.91吨,同比增长16%,分散染料进口量1925.15吨,同比下降7%;活性染料总出口量36396.61吨,同比下降5%,进口量13006.30吨,同比增长14%。总的来说,中国生产染料中,约30%被出口消耗。预计18,19年净出口量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

  分散染料进出口量

染料市场分析

  染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它赋予世界绚丽的色彩。受益于下游纺织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染料需求也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

  1)规模化发展迅速产量提升

  染料市场前景分析,“十二五”期间,染料企业加快扩产和重组步伐,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5年,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企业数量由2011年的14家增加到21家,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已将近30家,其中位列前三甲的浙江龙盛、闰土股份以及吉华集团的产量合计已经接近行业总产量的50%。

  2)行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

  行业整体效益提升一方面得益于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染料市场前景分析,“十二五”期间,染料行业加大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中高档新型活性染料的创制、染料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新技术开发等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十二五”期间,染料行业技术升级改造在染料行业蔚然成风,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以及生产连续化、自动化的技术,普遍受到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染料企业围绕节能减排不断改进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成果,大力推广染料清洁生产制备技术,减少了废水、COD等污染物的产生。企业经营者逐步树立起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理念,加大环保综合治理的投入,自觉主动回收和利用废弃物,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

  3)积极进行海外并购

  染料市场前景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染料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步。2012年12月,浙江龙盛顺利完成债转股,合计持有德司达62.43%的股权,全面完成了对德司达的收购。浙江龙盛对全球最大的染料公司德国德司达公司的收购标志着中国染料企业登上全球舞台。

  4)产品创新能力偏弱

  尽管我国染料供应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较常规产品上。在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的品种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提供染整应用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方面,与欧美传统大公司仍有不小差距。染料市场前景分析,国内印染企业长期发展来看,将面临客户更高的品质要求,更快的交货期,更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印染加工要求,同时下游面临节能环保要求的压力也在变大。因此除了设备升级,管理提升外,印染企业对性价比更高的差异化、中高端染料,以及配套的应用工艺,都将有越来越大的需求。中国染料企业在向高端化、环保型、服务型、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在抢占欧美公司的市场份额方面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和机会。

  5)应用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较弱

  染料市场前景分析,目前传统国际公司如亨斯曼、昂高、德司达等,不仅正对下游客户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服务和问题解决方案,在纺织产业链的最终端上也进行大量投入,他们多年来与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商和面料商展开合作,并为其提供包括流行色制度、颜色标准管理服务,这种通过与下游终端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间接引导和影响印染企业对其产品的使用,增加印染及面料客户黏性,促进染料的销售的模式,也是中国染料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染料市场前景分析,染料价格中枢有望在2018年稳步上移。目前染料各个环节的库存都处于同比低位,而目前这种“高价格、低库存”的状态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春节后旺季来临时,下游印染企业迎来补库阶段,染料价格有望维持涨势。中长期看,随着环保趋严,行业中小产能逐步出清,寡头对于价格的控制能力将越来越强,2018年价格中枢有望稳步上移,行业龙头将显著受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染料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