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全面启动,部分小微型网贷平台逐步退出,而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大型网贷平台更受客户认可,其贷款收益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整个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下降。p2p在外国兴起的时候,已经被定性为信息中介平台,鉴于国外的完善信用体制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得国外投资人能够尽量的获得真实信息,自己选择项目进行投资。以下对P2P发展前景分析。
2017-2022年中国P2P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明,P2P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任何一种市场形势来说,诞生之初势必会出现种种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即将挂牌落地,对于P2P网贷行业而言,可谓利好。它意味着国家在不断落实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指导与监管。
2016年重磅监管文件陆续出台,尤其是8.24《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更是确立了P2P网贷的合法地位。但同时监管文件中例如借款限额、银行存管、备案制等等要求对于平台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对大额业务进行合规调整;如何消化存量资金;如何找到合适且有意愿的银行存管合作方等都将是未来平台亟须解决的难题。
据咨询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今年以来P2P网贷行业成交量为18195.46亿元,是2015年同期累计成交量的2.14倍。虽然行业整体体量仍在增大,但自4月开展专项整治以来,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连续下降,新增平台数11月更是跌至个位数,行业给予的新进空间有限。
2016年我们看到了一些业务的沉浮。首付贷随着房价的速涨而落幕,校园贷笼罩在大学生“跳楼”、“裸条”的负面舆情中;而消费金融异军突起,成为了年度最热业务。由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的要求进一步限制了P2P网贷平台的资产端开发。大额业务亟待处置,符合监管要求的小微业务崛起。
一站式理财概念对于P2P网贷平台来讲并不新鲜,但由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禁止P2P网贷平台“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所以不能以P2P网贷平台本身作为一站式理财超市,但是可以通过注册一家母公司,在获得相关牌照下将其他金融业务放在子公司中,与P2P网贷子公司并行,将P2P网贷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放在一个平台中进行展示和销售,例如之前提及的集团化或者又如陆金所拆分P2P网贷业务至陆金服。
相比于大平台可以进行横向投资品类拓展,加大与外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交易所的合作,中小平台在横向发展上并无优势,也缺乏足够的资本投入。未来,深耕细分领域,纵向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端开发或许是这些P2P网贷平台比较好的出路。
除了上述的政策监管环境、行业发展规模及产品业务调整预期外,预计未来一年的焦点还将集中在金融科技的创新上。未来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用户挖掘、场景挖掘或者产品开发的平台才能获得更多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关注。
综合来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之一,P2P是互联网金融行业里一个重要的分支,所以P2P的地位不言而喻。借用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现阶段P2P行业只是传统金融的一种补充,但是未来它必将成为金融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