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遭遇史上最强“电荒”后,我国便大力发展电力,电力设备作为发展电力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自然也水涨船高。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力设备行业营业收入2324亿元,同比增长了15.68%。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的电力设备行业又将会如何发展呢?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电力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将催生巨大的市场空间,电改文件的陆续出台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获得高层的鼓励,为能源互联网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们预计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和十二个课题方向将于近期完成,这将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智能微网和储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获得政策上的鼓励,我们预计智能微网的政策要先于储能的政策出台,并为储能的推广提供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我们多次强调能够提供节能、运维和售电等多个能源互联网拼图的企业将在未来具有强大竞争优势,而能源互联网企业必将成为区域电力市场、甚至是公共事业市场里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国企改革持续发酵:国企改革或将热潮将起。6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5月25日,国资委[微博]发布了《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将指导地方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我们判断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国企改革也将呈现加速之势。我们首先关注国家电网[微博]的改革,电网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相结合将产生非常大的机会;还要关注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改革进程。
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根据今年前4月数据,我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空间巨大。微型车、客车、乘用车和物流车四大板块受政府推动、节能环保和消费端需求三重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替代速度加快,充电设施缺乏等瓶颈正在突破,同时围绕租赁业务展开的新型商业模式也会拉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2016-2021年中国电力设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电力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32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5.68%,实现净利润1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2.38%。具体的细分行业如下:
高压设备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8.96%,实现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20.72%。板块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特高压建设加速。特高压工程基建项目投资量大,所需直流换流阀、高压成套设备等设备收益率高。特高压产品较高的毛利率拉升了行业的盈利水平。
中低压设备:竞争激烈 企业外延寻求新增长点
中低压设备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8.55%,实现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9.28%。其中,中压设备主要下游需求来源于电网公司配电网的新建与改造工程,产品包括真空开关、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一次产品。低压设备下游需求主要来源于工业与基建需求,经营状况与宏观经济形势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中低压产品的技术准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间往往通过不断降低产品价格获取份额,市场竞争环境恶劣。从公司层面看,中低压板块内企业多在寻找外延市场,以拓展新的市场机会寻求利润增长点。
电线电缆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6.58%,实现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13.36%。实现毛利率15.46%,比去年同期小幅上涨0.55%。线缆产品与附件的性能与制造工艺直接关联,产品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导电稳定性、耐腐蚀性和环保等方面,成本控制差异也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传统的线缆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城镇主城区有通信光缆及供电电缆入地的客观要求,需要对现有的输电网络进行扩容,因此行业下游需求旺盛,拉动近几年营业收入持续上升。
高端电缆包括特高压电线和海底电缆,能够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并且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准许容量。例如以新型材料碳纤维为主的复合导线,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大、不易覆冰等一系列优点,代表了未来架空导线的技术发展趋势。随着西部风电机组消纳能力不足,电网和能源局对西部地区新增风力发电业务的态度保持谨慎,未来风电发展方向转向海上风电并会加大特高压建设力度,具备特高压电线和高端海缆产品的企业将会在其中受益。
据国家《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简称《行动计划》)显示,2015-2020年配网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
1、稳增长是该《行动计划》在当前时点推出的重要因素。《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明确指出,《行动计划》推出的背景是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防风险”有关部署,推进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该《行动计划》在满足我国配网建设发展实际需要的同时,也承载着浓厚的稳增长使命。
2、6年投资超两万亿,投资盛宴从2015年下半年开启。《行动计划》指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即“十三五”期间配网投资年均不低于3400亿元,是2014年配网投资的2倍,超出市场预期。今年年中,国家能源局调增农网投资约926.2亿元,拉开配网投资提速的序幕,2015年下半年是配网投资崭新时代的开始,配网投资将相对2014年同期翻倍。
3、建设现代配电网,部分指标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市(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供电3、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以上,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0小时;乡村及偏远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长期“低电压”,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
4、配网一次设备升级是发展趋势。配电变压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的推广应用,提高覆盖率;配电开关方面,要推进开关设备的智能化,全面完成开关无油化改造,2020年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非晶合金变压器、固体绝缘环网柜等先进设备将在“十三五”期间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5、配电自动化改造兼顾覆盖率和经济实用。《行动计划》指出,我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将由2014年的20%提升至2020年的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出市场预期值80%。同时,要在中心城市及城镇地区推广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方式,在网络关键性节点采用“三遥”配电终端,在分支线和一般性节点采用“二遥”终端,在乡村地区推广以故障指示器为主的简易配电自动化,体现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将采用差异化和经济实用的原则。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17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在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