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房地产开发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6年土地市场分析:热度仍在持续
 土地 2016-12-05 17:10:41

  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流失逐渐回归理性,开始降温。但与楼市降温相反的是,土地市场的热度仍在持续。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6年土地市场分析

土地

  楼市逐步回归理性

  国庆新政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各地楼市正逐渐回归平静,最明显和最为引人注意的是,房价的上升势头得到了抑制。日前,上海也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调控力度,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热点城市楼市走势有望逐渐趋于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显示,与10月份上半月比,10月份下半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除深圳和成都两个城市继续下降外,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郑州等5个城市也由升转降,降幅在0.1至0.4个百分点之间;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

  二手房房价虽仍在上涨,但涨幅已经明显下降。根据安居客房价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10月北京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3.99%;上海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2.77%;广州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1.41%;深圳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0.13%。四大一线城市10月环比涨幅,均比上月下降1到3个百分点。

  除了一线城市,此前房价一路飙升的“楼市四小龙”,在本轮调控中也有明显影响。安居客房价数据显示,10月南京二手房均价环比涨幅为4.15%,上月为7.04%;而合肥环比涨幅则低至0.79%,上月为5.80%;厦门环比涨幅为0.35%,上月为4.45%;苏州甚至从环比上涨3.25%转为环比下跌0.76%。

  “从数据可以看出,二手房均价涨幅已经大幅下降,此前疯狂的房价正逐渐恢复理性。对于刚需者而言,这是一件好事。此前市场非理性,投资者扎堆,楼市是卖方市场。房价飙涨的同时,一房难求、中途跳价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随着楼市理性的回归,也促使楼市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化。买方也可以抛开其他因素,真正关注到房产本身,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考量意向房产的各种指标,比如户型、交通、商业配套等。”安居客分析师指出。

  土地市场依然火热

  土地供应 储地需求完善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在土地市场上同样适用。从土地供应上来看,调控后无论是土地供应一直紧张的一线城市,还是曾表态在四季度要增加土地供应的城市,供地目标依然不高。

  比如南京,南京市曾在10月5日发文要求加大供地力度,但直至11月下旬也只有60万平方米宅地入市,并且其中还包括了超过30万平方米有着苛刻条件的特殊宅地。而南京同期月均交易量,却有140万平方米。

  根据国土局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318800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用地供应710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根据整理发现,该下降趋势在第四季度仍然持续。

  在该背景下,房企们都慌了,库存不足的大房企要加大土地储备量,中小房企视每一块“来之不易”的土地为“续命粮”。供地规模变小了,市场反而更热了。

  对此,有资深业内人士说到:一二线城市就是房企眼中的机会点,能够在一二线城市拿地就能掌握将来的生存命脉,在土地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对于部分每年有投资目标的房企,要抓住机会完成土地储备目标,如果没有完成目标将会对公司的规划、激励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此外中小房企在一二线城市缺少竞争力,或因资金短缺很难拿地,导致了很多中小型房企面临缺乏土地储备、无法继续发展的困境,如果土地供应“断了顿”,将面临生存难题。

  2016-2021年中国土地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尽管土地市场依然火热,但随着楼市的不断回归,土地市场退却虚火,回归理性可待。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土地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