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速基本保持个位数,2016年上半年网络零售增速首次低于30%,原初靠电商总量增长实现的红利已经荡然无存。但这并非意味电商的穷途,在业内专家看来,农村电商仍将成为电商的蓝海所在。一方面发展农村电商可以推动电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商的介入,同样能够帮助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6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分析。
毫无争议的是,我国的县域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县级行政区划约有2900个,县域人口约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从经济总量角度来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占全国GDP的56%;农村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根据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530亿元,同比增长96%,预计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成为零售电商市场新的增长点。
一方面是市场潜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区域还有大量人口未解决上网难题。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低于城镇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当前网购在农村居民中的渗透率仅6.3%,也就是说,农村地区仅有6.3%的消费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人均网购仅600元左右,相当于城市网购消费的1/7。此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也与城市存在巨大差异。农村网民数量自去年年底的1.95亿下降至今年年中的1.91亿,这与我国网民数量整体保持5%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也已遇到瓶颈,多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
但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首先体现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上。现在农民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万元,正在向2000美元进发。其次则体现在农村地区网购的观念变化上。原先农民很难接受网购,如今的调研结果则显示,将近85%的农民都觉得电子商务是可信的。未来消费升级的需求将促使农村网购持续增长。
此外,相较于线下实体店而言,农村网购也更加具备竞争力。无论是农村地区小卖部、集市、庙会、供销社还是商场,都有选品、售后、价格、便利程度等缺陷。电子商务的选品种类更丰富,售后有保障,购物便利,价格更低,这种商业模式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1、农村电商用户分布:
从农村电商用户分布来看,沿海地区下单人数居前,内陆地区由四川领跑。江苏、河北、浙江、山东、广东、四川、河南构成第一梯队,合计下单人数占比超过50%,其中仅江苏一省农村地区下单人数占比即超过9%。与此同时,网货下乡下单人数地区差异也极为明显,青海、西藏、甘肃等地区下单人数不到1%,偏僻省份的电商生态环境仍待改善。
考虑到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女性需要留守照顾家庭,自农村“出走”的年轻人多以男性为主。因此,农村电商用户呈现出女性化的特点。京东大数据显示,虽然男性是农村电商购物中的主力,但女性用户占比高于全站,而且地处越偏僻,女性购物者的比例越高。根据该客户群特点,箱包服饰、营养保健等商品或将成为明年的消费热点。
2、农村电商年龄分布
从年龄上看,超过90%的农村网购人群分布在19-45岁,其中26-35岁是消费主力军, 占比超过70%。其学历也以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及本科)学历人士居多,大学及以上学历略高于全站水平,一方面,这是由于很多已经走出乡村的用户在为家乡的亲人网购商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农村网购人群的教育水平远低于一线城市。
3、农村电商消费需求
从农村电商消费需求来看,家电、手机、电脑办公、服饰内衣是农村电商目前的主要消费品类,食品饮料、个护化妆、鞋靴等品类的销售额增长迅猛。农资产品发力伊始,但其销售以超高速猛增,体现出巨大的潜力。
从京东帮数据来看,家电、手机、电脑办公和服饰等品类是农民网购时较为青睐的品类,且大多数品类已经形成固定的品牌偏好。例如,在农村网购家电销售额排行榜常年居首的是美的,手机销售额排行榜前三则常年由华为、三星、小米、苹果轮流“霸占”,母婴产品的农村“王牌”是帮宝适、好奇、惠氏。
作为网货下乡的典型品类,农资电商尽管发力伊始,近两年却呈现出超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农民们对农资品的品牌还未形成明显偏好,在销售额榜单中,农资用品品牌年年洗牌。因此,农资企业除在农村地区推广特定产品之外,还应开展品牌营销,逐步建立农村用户的品牌意识。
4、农村网购时间分布
从下单时间分布来看,农村地区在午后至晚饭前、晚饭后至21点有两个下单高峰。相较之下,一线城市的下单高峰更强烈地体现在11-12点之间及21点之后。
12点后至21点前的这段时间里,农村地区的订单量持续高于一线城市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农村地区的工作、生活节奏相关。相较于一线城市朝九晚六、午间休息一小时的“制式化”工作节奏而言,午后的农村更加闲适,农民拥有较为充裕自由的个人时间,于是“剁手”就开始了。
到了晚间,由于缺少都市“夜生活”,农村地区普遍入睡更早,因此农村网购订单量在21点后开始急剧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22点正是一线城市用户下单的峰值期。
2016-2021年中国电商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分析认为,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正在从农村金融、农资销售等多个领域深度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仅能激活内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也是返乡人员创业创新、脱贫致富的方向。报告预测,未来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偏远地区电商潜力将释放。
二是农村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将向城市靠拢。
三是国际知名品牌开始“深入”农村腹地,得到农村人群关注。
四是农村用户对移动端的依赖远远超过城市地区。
五是农村电商“三段式”物流模式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