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车辆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5年我国进口牛奶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口牛奶 2015-08-25 13:49:32

  近几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进口牛奶市场也越来越好,几乎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进口牛奶的品牌急剧扩容。例如在一号店上,销售的品牌从10余种猛增至140种,这还仅仅只统计了一号店的自营品牌,店中店的销售未纳入其中。以下是2015年我国进口牛奶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5年我国进口牛奶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现状

  1、由信任危机带来的商机

  目前市场上的乳品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巴氏鲜牛奶,这种乳品基本都是国产品牌;另一种是利乐装常温奶,这类乳品又分为两大阵营,其中250ml小包装的基本是国产品牌,而1L的利乐装牛奶则基本是进口品牌。

  据业内人士介绍,进口牛奶之所以能够快速吸纳消费者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内乳制品的安全事件频出,从奶粉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就可以看出,国内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缺乏信心,这让国外乳企看到了机会。

  不过,由于进口牛奶的售价过高,在2012年以前,在中国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据统计,以前进口牛奶的关税和运输成本非常高。并且运输时间长,一般欧盟国家的牛奶走海运入关的时间大约需要2-3个月时间,到达国内已经接近3个月。按照常规,商超货架内的食品大多是“过半不销”,也就是说,一年的保质期过了6个月之后,动销就会很慢了,因此运作进口牛奶还需要承担动销难的风险。

  2、低价促销引爆市场

  在上海里夏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飞印象中,进口牛奶实现真正跨越,源于2012年的首次低价大促。上海的高副食品公司(音译)在2012年,自己成立了多美鲜品牌,贴牌找好沃德做代加工,在上海所有的大型商超诸如大润发等大卖场铺货,并且同步以每盒9.9元钱的价格抛售。这样的价格,别说比常规的进口牛奶便宜3-5倍,甚至比国内的知名品牌都还便宜,此举很快引发抢购热潮。

  据知情者透露,当时该公司每个柜的利润只赚取一万元钱,如果按照一个柜约2000箱牛奶来算,相当于一盒1L装的牛奶只赚钱4-5毛钱。在2012年底,这场持续的促销使得多美鲜这一年售出了500多柜,约等于1百万箱牛奶。按照每箱牛奶约为12盒计算,共计销售一千二百万盒牛奶,总销售额约为一个多亿,多美鲜的低价操作,俨然是进口牛奶蓄势待发的导火索。2013年后,由于企业的种种原因,多美鲜的表现不再抢眼。但在多美鲜的一炮而红之后,更多进口牛奶品牌涌入,尝试以更低的价格操作。

  3、政策利好顺风顺水

  由于品类的教育已经逐步成熟,并且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并且大环境已经顺风顺水。

  上海鼎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朝晖认为,进口牛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2012年前后正是电商逐步崛起的时代,不管是淘宝、一号店还是京东,都纷纷开始在食品领域发力,商家集体营造的氛围,对品类的宣传引导有促进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电商的消费者也都与消费得起进口牛奶的人群重合,他们大多是白领、关注健康、接受新事物快。”

  当然,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随着关税的不断下调,进入福州市场的进口牛奶也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一两种增加到目前的十几种。

  有新闻报道称,为应对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对欧盟奶制品的旺盛需求,欧盟宣布从今年4月1日起取消已实施30年之久的奶制品配额制,这意味着欧盟牛奶正式“开闸泄洪”。

  业内人士认为,欧盟牛奶产量不受限制后,生产的牛奶无疑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在上海、福建、重庆等多省设立了自贸区设立后,进口牛奶价格可能也会进一步下降,届时将对市场上的国内乳品再次造成巨大冲击。许多国内企业也看准了进口牛奶的商机,一瞬间群雄并起,甚至业内风传某凉茶企业也参与了进来。

  趋势一:价格持续下跌

  现有市场常见市场的进口牛奶主要来自德国、荷兰、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1升装纯牛奶售价每盒约在9.9元至二十几元不等。但国产品牌1升装的纯牛奶基本都卖11元左右。

  进口牛奶的价格构成除了生产成本外,还有关税、超级税、运输成本及相关的渠道费用。但近年很多成本都在下降,比如生产成本,国际奶价在2013年底创下历史新高,之后下跌,目前降幅已达30%,还有关税也都在下降,自贸区建成后,很多进口牛奶就可以省掉很多中间环节。另外,超级税的取消,也将极大影响进口牛奶的价格。

  代理商估计,未来一两年,他们代理的牛奶进口量可能会增一倍,而且除了原有的1升装,可能还会延伸到250毫升装的牛奶产品上,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趋势二:由电商向实体线下转型

  罗星表示:“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进口牛奶2014年进口奶销售额增长103%,销售量增长92%,特别是常温奶连续4年保持增速第一,这个增速非常惊人。现在进口牛奶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外资品牌直营,二是中国代理商代理外资品牌,三是国内乳品企业自有进口牛奶;并且我们还发现进入中国的进口牛奶企业和品牌越来越多,产品在不断丰富,渠道和市场也在不断延伸,进入的步伐明显在加快,这块蛋糕也在被越做越大。所以,我认为进口牛奶下一步一定会加快扩张步伐,快速由虚(电商)转实(KA),由上(一二线城市)向下(三四线城市)延伸。

  趋势三:提升品质,儿童牛奶有机遇

  吴朝晖认为:“进口牛奶目前增长的速度过于突兀,同期涌入的品牌太多,容易形成龙鱼混杂的局面。担心市场会呈现抛物线状态,在达到制高点之后迅速降温。例如橄榄油这个品类,就是最好的案例。”

  因此,为了防止进口牛奶市场走下坡路,企业或许应该走上品牌整合的道路。应该出现龙头企业来主导市场,同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也是必须的。因此,在提升品质的基础上,专注针对儿童的进口奶或许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更多相关行业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进口牛奶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