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车辆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5年汽车的发展分析 已进入缓慢增长期
 汽车市场 2015-03-20 13:39:04

  根据多个研究机构预测,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增幅已从2013年的14%左右下降至7%左右,且销量增长明显低于产量增长。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左右,受GDP增速缓中趋稳的影响,汽车市场也进入到一个相对低迷、增长乏力的时间段。连续多年荣登全球销量最大市场宝座的中国车市,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会长苏晖(微博)表示,北京车市今年1月环比增长低迷,减少1.2万辆,究其原因,一是限购政策的制约;二是北京汽车市场长期不景气,导致经销商信心不足,没有积极性,消费者更多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三是全国两会传递的信息中,大部分是对汽车市场和环境调控的政策信息,没有鼓励汽车消费的信息,造成消费者购买积极性下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库存预警指标显示,目前经销商库存压力已经是该指数公布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压力将需要在2015年消化。因此2015年汽车销量增速将进入回落寻底阶段,创下历年最低。苏晖表示:“城市(参配、图片、询价)居民消费方式将发生改变,加之租赁市场蓬勃发展,会造成个人购买车辆意愿下降。再加上限号政策和区域保有量控制等因素,预计2015年汽车市场不容乐观。”

  2014 年,自主品牌遭受重创,受轿车拖累,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整体滑落。轿车市场2014年实现了3.5%的增长,而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销量却同比大跌 16.9%,由2013年的328.32万辆跌至272.91万辆。只有在SUV市场中,才可以更多地看到自主品牌的利好消息。2015年2月,在SUV 销量前15名中,有10个席位被自主品牌占据。

  近两年,SUV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年轻群体的时尚化需求而快速增长。由于政策的阶段性特征,2014~2015年的企业平均油耗压力相对较小,而国际油价又在超低位置,消费者购买SUV车型的热情会提高。另外,2014年自主品牌推出多款SUV产品,其在SUV市场的份额已达到49%的高位。SUV新品中,自主品牌占据10多款,这对提升自主品牌企业平均售价和改善利润的效果明显。

  专家预计,未来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也将面临轿车曾有的蓬勃发展期和调整期的轮回。自主品牌加速SUV产品布局和技术升级,很好地抓住了市场和政策的时间窗口,但改变弱势地位仍是难上加难。

  进口车市场今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2014年,中国累计进口汽车142.3万辆,同比增长21.6%,增幅创下近三年来新高。但在今年一二月份,进口车不论是海关进口量还是需求,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今年进口车市场的增速可能会降至五年来的最低,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国机汽车公司市场营销部高级经理王存表示,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进口车供给和需求矛盾已日益突出,因此2015年国内进口车市场增速将放缓到10%左右。更多关于汽车行业的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分析《汽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与此同时,进口车企业快速引入畅销车型进行国产,也将影响到进口车的整体销量。2015年进口车市场将有60款新车投放,但上量的全新车型数量有限。相反,由进口转国产的车型数量却在进一步扩大,进口车市场的销量规模在今年还会进一步缩小,或将达到近年来最低值。

  从越来越多城市加入机动车限购行列的情况来看,受限最多的是燃油车,发展新能源车型是大势所趋。在几大限购城市里,新能源车型不仅未受限制,反而能得到不少政府补贴,获得免费车牌等。

  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到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支持政策,再到新能源汽车采购的倾斜,我国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已达8.39万辆,是2013年的4倍多。不过,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的推广力度再大,也仍是杯水车薪,指望其作为一个蓝海市场,实现大幅度的销量跨越还不现实。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相对于政府对电动轻型客车等产品的补贴,新能源轿车的补贴力度较弱,而轿车的新能源化是新能源战略最关键的部分,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新能源轿车的补贴。

  尽管2015年中国车市或将进入较低的个位数增长期,但继续蝉联全球产销第一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这样的优势地位不会再持续多久,中国车市即将步入衰退期。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前些年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优胜(参配、图片、询价)劣汰已不可避免,要保住市场地位,必须深入了解政策导向,探究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各大车企和经销商而言,2015年的形势十分严峻,但也蕴藏着不少机会,只有更好地把握市场发展的脉络,才不会在市场不振时被淘汰。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汽车市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