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4年太保安联布局健康产业链分析
 健康 2014-12-19 13:09:04

  自贸区首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安联”)12月18日正式开业,这也是国内第五家专业健康险公司。

  17日,太平洋保险集团副总裁、太保安联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培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解读太保安联的发展模式:关注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将借助自贸区的创新政策空间,尝试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创新和试验。

  在太保集团的大保险版图中,专业健康险公司是最后落下的一子。随着近两年政府层面针对健康保险不断出台的鼓励政策,太保安联在太保集团的定位和意义也远不止健康保险经营这么简单。

  太保安联在集团的定位是进行健康险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平台,同时还将为集团设立健康管理产业投资框架。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寻求通过多种方式在更多节点上嵌入健康产业链条。“具体操作可能由太保安联来做,也可能由太保集团其他子公司或安联集团来做。关键是联合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孙培坚说。

  太保安联注册资本金10亿元,注册地上海,由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共同发起筹建,其中太保集团持股77%,德国安联集团持股23%。

  布局健康产业链

  根据中国保监会披露的数据,2014年前10月,我国累计健康险保费收入1366.56亿元,同比45.25%。

  孙培坚说,过去健康险公司更关注高端人群,因为这类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更高,其他收入人群不太愿意支付这部分成本,随着整个社会收入提高、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他收入人群越来越关注到健康重要性,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也是太保考虑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最主要的原因。

  太保安联将利用股东资源,采用“重技术、轻资产、轻架构”模式开展业务。例如,运营模式上,太保安联作为专业健康险的经营平台和技术中心,重点为太保旗下寿险、产险等公司提供健康险产品开发、风险控制、后援支持及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关注健康产业链开拓创新产品与服务。而其个人业务和团险业务销售将分别借助太保寿险和财险的30多万营销员队伍和法人渠道进行,包括对太保集团8600万老客户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差异化营销。

  “我们肯定会有效利用股东既有资源,再建一支营销员队伍完全没有必要。”孙培坚说。移动互联网也将是太保安联接触潜在客户、服务现有客户、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渠道之一。公司也会考虑与经纪公司合作,或者参与对高端法人客户的招标。

  1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健康保险范围,提出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开发针对特需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检查检验服务的健康保险产品。

  孙培坚表示,产品方面,太保安联主要关注疾病保险、医疗保险,上述《意见》中提及的责任保险,包括失能和长期护理保险都将是创新尝试的方向。

  太保安联将依托安联在全球范围产品开发经验,实施产品创新,尝试开发针对特需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检查检验服务的健康险产品及药品不良反应保险、治未病保险等创新产品。“自贸区不是税收洼地,但可为这些尝试提供创新政策空间。”

  在他看来,健康险公司除了最基本的职能医疗险赔付外,还有很大一个功能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就医支持、健康体检、康复管理、慢病管理等。随着民众健康管理需求上升,目前国内很多资本也都在关注健康管理行业。

  据悉,太保安联将借鉴安联的健康管理经验,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健康保障+健康服务”相结合的产品。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寻求通过多种方式在更多节点上嵌入健康产业链条。

  专业健康险挑战犹在

  虽然恰逢政策春风和拥有股东优势,太保安联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首先,健康保险经营面临的诸多问题如部分产品定价数据缺乏、“大医院小保险”合作难题等痼疾尚需政策推动。

  而健康保险2014年以来进入较高速发展通道,但主要是寿险公司售出了较多的重疾保险,专业健康险公司发展依然瓶颈未解。前10个月,除人保健康保费收入为154.72亿元外,平安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保费收入分别为3.5亿元、8088万元和8625万元。

  此外,中外方合资的股权模式是否能有效发挥股东优势也是问号。据悉,太保安联董事会设7名董事,中方5名,外方2名。安联集团派驻了两名高管分管精算兼财务和运营。

  孙培坚认为,中端人群的健康险需求正在逐步增加。正是看到这个市场,太保和安联两年前已就在中国市场经营健康保险的盈利预期、销售方式、销售渠道、产品、以及未来10年的销售规模都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形成商业计划书和规划。

  “过去两年来健康保险政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健康管理行业投资方兴未艾,这些远远超过当年预期,公司预期可能更快实现。”他说。

  过去整个行业对于失能保险的数据积累比较薄弱,因此这类保险主要是局部探索,大规模推广较少。对于失能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面临基础数据缺乏,产品定价难、推广难等问题。

  孙培坚认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政府日益关注区域内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相信未来更多政府会通过采购让商业保险公司进入这块市场,商业机构可以通过挖掘历史数据进行定价,进入失能保险等领域。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健康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