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政策是板上钉钉,值得鼓与呼的,比如扫黄和反盗版;但也有一些政策存有探讨余地,比如视频网站如何嵌入互联网电视。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新趋势下不得不面对的阶段性迷茫,毕竟政策和市场都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
但竞争毕竟不等人,视频网站更应该学会戴着镣铐跳舞。在政策不明朗的局面下苦练技艺,一旦禁锢解除,仍能掌握优势。
问题就变成了怎么戴着镣铐跳舞。现有消息表明,主管部门不愿意视频网站以强品牌形态进入电视,不管是App还是视频专区形式都将受到限制,最终目的是希望视频网站专心做好内容服务商。
但事实上呢,过去大部分时间视频网站只是个内容渠道商,将版权二次售卖给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还有意义吗?难道版权方不会越过视频网站直接向央视这类播控平台售卖?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中国视频网站商业模式可行性研究及发展前景评估研究报告》了解,视频网站还握有带宽、运营经验等优势。但这并非核心,对于影音业务而言,版权永远是致命点。
对于版权,方法就是往上游走,自己变成版权方,以确保生存底线。
事实上,这与视频网站的主流趋势相符,最近几年,几家大的视频网站确实在从自制出发,变身版权方。
但从产出的影视产品效果看,具体到某一平台,还未产生诸如湖南卫视、华谊兄弟这样强势版权方的能力。
按理说,排名前列的视频网站不差钱,皆拥有强大的资本支持,大举进军出品业务不是难题。
这一矛盾就涉及到视频网站在盈利层面的捉襟见肘。太过依赖广告,但由于又不似电视台那样单位价格很高,视频网站营收往往很难摊平公司成本。
有意思的是,这是个相互影响的命题。带宽成本可以用技术搞定,人力运营成本也可以优化,但版权成本,只有是自己的才是最便宜的,还得回到自制道路上。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这一层面的尝试,优酷土豆和乐视参与度很高的大电影《老男孩》在院线也获得了惊人的票房收入,首日票房达到2500万元。基于此,不仅获得院线分成,还将获得广告收入,甚至有望卖给电视台二次播出获取营收。
这不禁令人发问,戴着镣铐跳舞如此之难,为何不能展开类似的合作呢?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攻击,但现在希望视频网站能抱团取暖。毕竟在更大的竞争纬度上,传统电视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政策在向他们倾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