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3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4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1.7%,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31.9%,稳居出口主要商品首位。
一、2013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波动较大。2013年1季度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各月出口总值低位运行;进入第2季度,出口总值明显放大,其中4月出口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倍,环比增长98.1,为单月最大增幅;5月出口9.5亿美元,增长3倍,创月度出口历史新高,而6月则骤降至3.5亿美元,下降8.2%; 8、9月份分别出口3.5和3.3亿美元,重新进入低位运行阶段。
(二)一般贸易出口为主。2013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27.6亿美元,增长71.1%,占同期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67.6%;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6.8亿美元,下降9.4%,占比16.5%;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8亿美元,增长55%,占比9.3%;以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方式出口 2.6亿美元,增长1.5%,占比6.4%。
(三)对俄出口位列榜首。2013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联邦出口机电产品9.3亿美元,下降1.4%;对东盟出口6.3亿美元,增长1.5倍;对欧盟(28国)出口3.6亿美元,增长80.9%;对澳大利亚出口3.3亿美元,增长1.3倍。对上述4个国家(地区)出口合计22.5亿美元,占同期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55.2%。
阅读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机电铁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四)民营企业领跑出口。2013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机电产品31亿美元,增长54.5%,占同期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75.8%;国有企业出口8.2亿美元,增长14.7%,占比20.1%。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亿美元,增长2.4%。
(五)运输工具类出口下降。2013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出口机械设备9.5亿美元,增长10.1%,占同期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23.2%;出口金属制品8.3亿美元,增长49.7%,占比20.3%;出口其他机电产品7.3亿美元,增长1.8倍,占比17.7%;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6.9亿美元,增长1.1倍,占比17%;出口仪器仪表3亿美元,增长67.6%,占比7.3%。此外,出口运输工具5.9亿美元,下降15.4%,占比14.5%,为唯一下降商品。
二、当前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积极巩固俄罗斯传统市场。俄罗斯政府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国内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尤其是成功申办了2014年冬奥会和2018年FIFA世界杯之后,更是斥巨资兴修建相关的活动场馆跟城市公共交通。据预计,在2012-2016年间,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产品销量将保持着平均每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由于俄罗斯的工程机械制造实力并不强大,本土工程机械企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作为俄罗斯的近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尤其是近来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状况下,更是不应该错过俄罗斯庞大的市场盛宴。
(二)国际贸易壁垒增多,机电产品出口环境趋于恶化。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频繁发生,贸易壁垒不断升级。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共有21个国家发起针对中国的77起贸易救济措施,涉案的金额有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与此同时,近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凸现,2012年的贸易救济案件中,有70.1%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有关。而目前世界所有的反补贴措施中,一半以上针对中国。美国的反补贴措施,有70%针对中国。上半年我国产品共遭遇15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9起。欧美发达国家在机电产品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排污量限制、可回收性以及节能性等方面先后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我国机电产品市场准入受到直接影响。如欧盟的CE认证、美国的uL认证和加拿大的CSA认证等,对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若机电产品企业无法获得这些认证,则无法进入相关市场。就WEEE指令来说,由于其将回收成本转嫁到制造商,而且提出较高的回收率,导致成本大幅增加。据有关企业测算,仅回收成本一项就将导致其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平均售价上升30%一50%;另一家荧光灯企业认为:其产品90%销往欧盟市场,如果回收率达到欧盟提出的80%以上,费用太高,最终只能退出欧盟市场。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得相关认证,又必须支付昂贵的认证费用,导致企业产品竞争力下降。比如SGS、ITS对商品检验收费大约千分之八,取得美国UL认证一般需3—5万美元,而且每年要交2000美元的监督年费;欧盟的WEEE指令实施,使得生产商要承担报废处理产品的回收费用,这些都加大了我国机电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削弱了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