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大涨、郑棉疲弱。近期以来棉花价格外强内弱的格局依然持续。业内人士表示,价差能否回归的关键主要还看3月下旬至4月。
ICE(即美国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的简称)期棉主力1305合约自2012年11月以来以势如破竹的姿态拉高,截止至3月15日,最高价格触及93.93美元,上涨1.85%,为近一年以来高点。但与之相对的是,郑棉明显滞涨,缺乏跟涨的动力,主力1309合约当日最高报20550元/吨,收盘涨幅仅为0.32%。
据报道,外强内弱的现象其实已经由来已久。美棉的飙涨并没有明显撼动国内棉价的弱势格局。郑棉无力上行,弱势表现已淋漓尽致。
据了解,美国国家棉花总会上月发布报告显示,2013/14年度美棉植棉面积预期901.5万英亩,较本年度减少26.8%。
此外,美国农业部在今年3月最新的供需报告中也称,2012/13年世界棉花产量预估为1.1987亿包,虽然环比预估值小幅增加0.77%,但同比总数还是减少了3.44%。
业内人士称,减产的预期助推了美棉价格迭创新高。但是,在美棉价格大幅上升的同时,国内棉价却步步维艰。
统计显示,至2013年3月14日为止,国储收棉达6372980吨,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量占棉花预计产量近九成。
据了解,国内的纺织企业在采购时以竞拍国储储备棉为主,但是春节后至今市场成交却颇为清淡。瑞达期货在其调研报告中曾提到,国内商品棉周转库存大幅低于历史同期,竞拍情况不如人意。
有业内人士称,“棉价在国外受减产推动、在国内遭库存打压,这一来二去就使得价差拉大。”但是,他也同时提醒,历史数据显示了美棉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1-5月份的价格基本都以上涨为主。
美棉与郑棉的正相关性非常强,若美棉继续走强,郑棉即使走势偏弱,也会受到指引而拉升。是否能支持郑棉走高,就要看接下来3月末至4月美棉的是否还强势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