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我国医药对外贸易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球外贸市场降温的大环境下,我国医药外贸稳中有升,整体成交表现好于外贸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出口医药企业仍面临标准化程度低、贸易壁垒、技术附加值缺乏等多重“烦恼”。
尽管医药行业具有显著刚性需求的特征,但全球经济环境形势仍对外贸有一定影响。中成药仍然无法进入欧洲市场,目前只能局限在加拿大、东南亚等华人较多的地方,中药国际化水平在逐年提升,但销路有待进一步拓宽,相关贸易壁垒单靠企业的力量尚难突破。
不少西药制药企业表示,国内环保标准提高、经营成本上升,推高了中国医药产品的成本,而出口价格上涨幅度低于成本上涨幅度,药企利润状况没有相应的改观。另外,国内药企在原料的工艺、辅助材料、新技术、创新剂型等方面与欧美国家有技术差距,国内中低端医药产业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从全球的制药产业格局来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大型原研药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我国仿制药企业处于全球医药产业链的中端。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主要利用成本优势和付出环境代价,向欧、美、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克服技术门槛、实现整体技术突破将是我国药企突破欧美市场的关键点。(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报告网《2012-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及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