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陕西:鸵鸟养殖产业一直在寻找与外企合作之路
 鸵鸟养殖 2012-08-27 11:05:16
    近日,陕西省农垦集团表示,一直在寻找能与国外企业直接合作的办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成为首届西部跨采会参展供应商,对实现走出战略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鸵鸟养殖是劳动力密集产业,比较适合北方农村发展,中国西部的自然条件尤其适应鸵鸟安家落户。鸵鸟肉口感细腻、鲜嫩,鸵鸟油具有较强细胞修复功能,鸵鸟蛋做的雕刻、绘彩类工艺品广受消费者喜爱。据介绍,以鸵鸟为原料的产品,目前仅作为特色时尚产品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市场占有量还比较小。本次跨采会上,公司将向跨国采购商展示鸵鸟肉制品、鸵鸟皮革、鸵鸟蛋制成的工艺品,鸵鸟油制成的化妆品等特色产品,借助跨采会平台结识更多中外企业,进一步打开鸵鸟产品的国际市场。世界经济一体化、境外同质产品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现实,使养殖业面临的全球竞争压力明显提高。据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萎缩,使得国内鸵鸟养殖规模受到一定影响。怎样使鸵鸟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使公司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是杨浩民经常思考的问题。"鸵鸟产业纵深发展的空间巨大,就要求我们多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了解更多跨国采购企业,促进更多的合作,从而实现鸵鸟产品迈向国际更大的市场。"
    中国报告大厅《2012-2016年中国鸵鸟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其实,农垦集团从2005年起就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在喀麦隆建立了中喀英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援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2006年北京召开的中非高层论坛峰会期间,陕西农垦第3次组织农业高级专家13人奔赴喀麦隆,此活动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如今,陕西农垦承建总投资约4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于2010年11月底建成,占地面积100公顷,为标准化农田和办公、科研、学员宿舍用房,其中建筑面积3079平方米。2011年起,英考公司带着自己的产品,相继参加了上海中国国际跨国采购会、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西安食品博览会暨农副产品交易会等展会。会上,采购商对英考的鸵鸟类产品给予很高评价,公司也与一些采购商达成采购协议。例如,曼迪亚购买了10张样品皮革,并初步达成200张鸵鸟皮革的定购意向;与朝鲜大洋贸易公司签署了提供鸵鸟种蛋合同,迈出了鸵鸟种蛋国际合作的第一步。
  虽然农垦集团在国际农业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但目前做得还不够。公司表示期待着跨采会的召开,期待着和麦德龙、沃尔玛、澳大利亚鼎汇食品有限公司、双日有限公司等15家国内外采购商进行匹配洽谈,借跨采会为企业搭起的"走出去"平台。

热门推荐

鸵鸟养殖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