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采取激励措施促进秸秆产业发展
 秸秆 2012-03-19 11:52:33

  全国人大代表高翔提出“秸秆综合利用二十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了,但至今没成气候。其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过硬的农机装备。国家应该统一规划全新的秸秆产业链。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牧草收获机械,对农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的收获,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玉米秸秆数量巨大(占全国秸秆总量的40%),体积蓬松,容重低、收拢难、运输难、储存难,靠手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算经济帐不划算,农民只好一烧了之。

  据了解,多年来,由于受困于上述技术难题,国内农民一直还在就地焚烧秸秆,由此也带来了三大危害:一是污染大气环境。据统计全国每年焚烧秸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多达3亿吨以上;二是严重浪费资源,蒙受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在田间就地烧掉的秸秆约4亿吨,直接损失可达1000多亿元;三是破坏土壤结构,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就地焚烧产生的400多度高温,使土壤水分蒸发,氮、磷、碳的损失极为严重,直接导致土壤板结、沙化。

  “如果国内能够研发出相应的农机装备技术,全国可以形成一个万亿产值业增加值的大产业链。”高翔说,这个产业链将包括生物饲料业、肉牛或奶牛养殖业、生物质能源、以碳水化合物为基质的加工业,等等。总之,只要冲出秸秆机械收获技术这个瓶颈,秸秆的工业化利用所能生产出的产品和衍生的产业将是无法估量的。

  为此,高翔建议国家把发展生物质产业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去;建议国家设秸秆收获机械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建议国家应采取激励措施促进秸秆产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秸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