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食品其他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其他 2011-08-11 15:59:10

    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特点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面临的障碍如何突破

    尚在萌芽阶段

    发展速度较快,总体占比很小

    “回顾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史就不难发现,它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应急之举,更是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长远之策。”冯飞开门见山。

    截止到去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在4%左右。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目前进展较快而且已进入规模化的是新能源产业。到201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总量已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000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一半,居世界首位。

    冯飞指出,新能源虽然数量发展较快,但实际应用的占比很小。到去年年底,非化石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是8.3%,但除去水能和核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只占1%左右。虽然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全球第一,但90%以上出口到了国外。

    从世界范围内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历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比如生物技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2000年之后进入成长阶段,可能要到2035年前后,才会进入到成熟期。

    总而言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

    形势逼人

    前有发达国家领跑,后有其他发展中国家追赶

    冯飞指出,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都在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国际上所说的新兴产业(英语为emergentindustry)。

    他说,美国在今年最新版的《国家创新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等六个新兴产业,欧盟在2009年出台了《2020智慧可持续包容增长战略》,也明确了类似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日本在其《2020迈向光辉日本新增长战略》中,也提出类似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技术目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大软肋。”冯飞指出,一是核心技术掌握不足。拿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来说,风电技术正处在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渡期,太阳能发电基本上是靠引进技术和设备。二是单个企业的实力弱小,包括技术和规模都是如此。我国整个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加起来,还不敌美国的辉瑞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我国已经明确的有七大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热门推荐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其他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