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毛皮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实施清洁生产,促毛皮业持续发展
 毛皮 2011-03-07 17:22:00

    一、四川大学皮革学科概况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四川大学皮革学科始建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可追溯至1921年燕京大学皮革科。现建有“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轻工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

    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在皮革毛皮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和“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目前是国际皮革化学家与工艺师联合会主席单位、中国皮革协会科技委员会主任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是围绕我国制革行业清洁生产、废弃物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清洁过程、制革生物技术、绿色皮革化工材料制备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的研究、试验和验证,突破关键化工和生化材料制备的瓶颈技术;开展制革行业清洁生产和生态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等标准研究和制定,促进制革行业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

    二、毛皮方面的研究优势

    四川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皮革和毛皮研究的单位,四川大学建有与毛皮加工有关的鞣制、染色实验室和分析检测研究实验室,拥有众多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兔产业体系皮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

    三、我国毛皮业现状

    我国毛皮及制品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世界毛皮加工与出口大国。毛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

    2007年我国实行开始实施“皮革、毛皮中甲醛等有害物质限量”的强制性标准,但仍有企业使用甲醛鞣制需要漂色的兔皮、狐狸皮、水貂皮等。

    生产中还大量使用食盐等中性盐,造成废液中盐浓度极高,导致污水生化处理困难。

    生产设备简陋、加工工艺传统落后、过程管理不严,液比大,导致浴液中功能材料吸收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污染环境。

    替代甲醛的有机膦或噁唑烷类鞣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甲醛。

    铬鞣皮在被毛褪色可能导致三价被氧化成六价铬。

    脱脂用表面活性剂问题。

    残余染料的污染问题。

    四、“十二五”工作打算

    1.兔皮无铬鞣制技术。通过开发新型有机鞣剂,替代现行的铬盐或含有或会释放甲醛的鞣剂;非铬金属盐鞣剂。
  
    避免加工过程产生重金属铬的排放和产品中含铬和游离甲醛的问题,符合生态毛皮要求。

    2.兔皮生态鞣制加工技术集成。包括兔皮生物前处理技术、生态鞣制技术、废液循环利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

    3.兔皮半油鞣技术。针对肉兔皮皮板薄和易掉毛的现象,开发非铬金属盐和油脂结合鞣技术,提高皮板的柔韧性和被毛的柔软性,提高肉兔皮的综合利用价值。

    4.利用高能物理——超声波技术强化兔皮湿加工处理过程,利用已有专利技术(超声波毛皮湿加工装置)加速化料的渗透与结合,缩短湿处理时间,减少加工废液的排放。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毛皮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